DB45/T 2572-2022,抗(耐)枯萎病种质鉴选技术规程,助力农业产业健康发展新篇章

团体标准 603
《DB45/T 2572-2022 抗(耐)枯萎病种质鉴选技术规程》为我国农业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关键技术保障,通过规范抗病种质鉴选流程,提高作物抗病能力,降低枯萎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农业产业的持续进步,枯萎病作为一种严重威胁作物生长与产量的病害,对种植户造成了显著的经济损失,为了有效遏制枯萎病的蔓延,提升作物产量与品质,我国在2022年正式颁布了《抗(耐)枯萎病种质鉴选技术规程》(DB45/T 2572-2022),本文旨在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析,以期为我国农业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DB45/T 2572-2022,抗(耐)枯萎病种质鉴选技术规程,助力农业产业健康发展新篇章,DB45/T 2572-2022,抗(耐)枯萎病种质鉴选技术规程,助力农业产业健康发展新篇章,2022,2,技术规范,第1张

规程背景

作为我国重要的热带作物之一,其经济价值不言而喻,枯萎病作为一种土壤传播的病害,对产业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传统的化学防治手段虽然有一定效果,但往往难以持久,且容易导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培育具有抗(耐)枯萎病特性的种质资源,成为当前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规程主要内容

DB45/T 2572-2022规程主要涵盖以下内容:

  1. 适用范围:本规程明确了抗(耐)枯萎病种质的鉴选方法、评价标准和质量控制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规程引用了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如《品种鉴定标准》、《病害诊断与防治技术规范》等,确保了规程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3. 术语和定义:规程对“枯萎病”、“抗性”、“耐性”等关键术语进行了明确定义,确保规程的统一性和可操作性。
  4. 鉴选方法:规程详细阐述了抗(耐)枯萎病种质的田间鉴选方法,包括田间观察、病原菌接种和室内鉴定等。
  5. 评价标准:规程明确了抗(耐)枯萎病种质的评价标准,包括田间抗病性、病原菌接种抗性、室内抗性等指标。
  6. 质量控制:规程对鉴选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质量、田间管理、试验数据记录等。

规程实施意义

  1. 提升产量与品质:通过选育抗(耐)枯萎病种质,可以有效降低病害发生,从而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
  2. 保障产业健康发展: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降低种植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3. 促进品种更新换代:规程为品种更新换代提供了技术支持,有助于提升我国农业产业的竞争力。
  4. 推广抗病种植技术: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推广抗病种植技术,提高种植户的种植水平。

《抗(耐)枯萎病种质鉴选技术规程》的发布,为我国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规程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产量与品质,降低病害发生,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希望广大种植户和科研人员能够认真学习并贯彻规程,为我国农业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20222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