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花饽饽,传统技艺的现代传承与发展之路
《T/QGCML 006-2020 胶东花饽饽,传统技艺的现代传承与发展》一文探讨了胶东花饽饽这一传统面食的制作技艺,分析了其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强调了对传统技艺的保护与创新,旨在弘扬地方特色文化。
胶东花饽饽,亦称胶东花馍,是山东省胶东地区独具特色的地方面食,其历史悠长,底蕴深厚,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近年来,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胶东花饽饽这一传统技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将围绕T/QGCML 006-2020《胶东花饽饽》这一标准,深入探讨胶东花饽饽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文化意蕴及其在现代的传承与发展。
胶东花饽饽的历史渊源
胶东花饽饽的起源可追溯至我国古代,其历史可上溯至商周时期,据史料记载,当时胶东地区的居民在祭祀先祖、庆祝佳节时,便以面粉为原料,制作各式各样的面食,以此表达对祖先的崇敬之情和对丰收的喜悦,历经千年的演变,胶东花饽饽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艺。
胶东花饽饽的制作工艺
胶东花饽饽的制作工艺精湛,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 选材:选用上等面粉、食用碱、白糖等原料。
- 和面:将面粉、食用碱、白糖等原料混合均匀,加水揉成面团。
- 搓团:将面团搓成圆柱形,切成小段。
- 擀面:将小段面团擀成圆片。
- 填馅:将圆片面团对折,填入馅料,捏紧封口。
- 摆放:将制作好的花饽饽摆放在蒸笼中。
- 蒸制:将蒸笼放入蒸锅,大火蒸制约30分钟。
胶东花饽饽的文化意蕴
胶东花饽饽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它蕴含了胶东地区丰富的民俗文化、民间信仰和审美观念。
- 民俗文化:胶东花饽饽在民间传统节日、婚丧嫁娶等场合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春节期间,人们会用花饽饽祭祖、拜年;婚礼上,用花饽饽寓意美满婚姻。
- 民间信仰:胶东花饽饽与民间信仰密切相关,在胶东地区,人们认为花饽饽具有驱邪、祈福的作用,在举行祭祀、祈福等仪式时,花饽饽是不可或缺的供品。
- 审美观念:胶东花饽饽造型丰富,色彩鲜艳,体现了胶东地区独特的审美观念,它融合了北方面食的粗犷豪放与南方糕点的细腻精致。
胶东花饽饽在现代的传承与发展
面对新时代的挑战,胶东花饽饽这一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面临诸多机遇,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政府和各界积极采取以下措施:
- 制定标准:2019年,T/QGCML 006-2020《胶东花饽饽》标准正式发布,为胶东花饽饽的制作技艺提供了规范和指导。
- 教育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传承活动,培养一批胶东花饽饽制作技艺传承人。
- 产业发展:鼓励胶东花饽饽产业创新发展,开发特色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
- 文化传播:通过举办展览、举办活动等方式,向更多人宣传胶东花饽饽这一传统技艺,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胶东花饽饽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积极传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技艺,让胶东花饽饽在现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