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 3038-2024 再生稻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导

团体标准 601
《DB43/T 3038-2024 再生稻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是一份关于再生稻病虫害防控的规程,旨在指导农民有效防治再生稻的主要病虫害,规程详细解读了防控技术,包括病虫害识别、防治策略和具体操作方法,以提高再生稻产量和品质,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再生稻作为一种高效的种植模式,在我国南方稻区得到了迅速推广,再生稻以其高产量、良好效益、节水节肥等优势,备受关注,在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再生稻的产量与品质,为此,我国制定了DB43/T 3038-2024《再生稻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详细解读,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要点。

DB43/T 3038-2024 再生稻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导,DB43/T 3038-2024 再生稻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导,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DB43/T 3038-2024《再生稻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是我国专门针对再生稻病虫害防控制定的一项重要技术标准,该规程明确了再生稻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发生规律、防控原则和具体措施,旨在指导农民科学、有效地防控病虫害,从而提升再生稻的产量与品质。

再生稻主要病虫害及防控原则

再生稻主要病虫害

再生稻主要病虫害包括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

防控原则

  1.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在再生稻种植过程中,应坚持以预防为主,结合物理、生物、化学等多种方法,综合防控病虫害。
  2. 因地制宜,科学用药: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和再生稻生长特点,合理选择农药,科学用药。
  3. 安全用药,保护环境:遵循农药使用安全规范,减少农药残留,保护生态环境。

再生稻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

稻瘟病防控

  1. 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抗稻瘟病能力强的再生稻品种。
  2. 合理施肥:控制氮肥施用量,避免过量施用。
  3. 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喷雾防治。

纹枯病防控

  1. 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抗纹枯病能力强的再生稻品种。
  2. 合理施肥:控制氮肥施用量,避免过量施用。
  3. 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喷雾防治。

稻飞虱防控

  1. 物理防治:利用频振式杀虫灯、黄板等物理方法诱杀稻飞虱。
  2.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等生物方法控制稻飞虱。
  3. 药剂防治:在稻飞虱发生初期,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喷雾防治。

稻纵卷叶螟防控

  1. 物理防治:利用频振式杀虫灯、黄板等物理方法诱杀稻纵卷叶螟。
  2.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等生物方法控制稻纵卷叶螟。
  3. 药剂防治:在稻纵卷叶螟发生初期,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喷雾防治。

二化螟防控

  1. 物理防治:利用频振式杀虫灯、黄板等物理方法诱杀二化螟。
  2.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等生物方法控制二化螟。
  3. 药剂防治:在二化螟发生初期,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喷雾防治。

注意事项

  1. 遵循规程要求,合理选择农药,避免盲目用药。
  2. 注意农药安全间隔期,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3. 加强田间观察,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科学防控。
  4. 推广使用生物农药、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5. 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病虫害防控意识和能力。

DB43/T 3038-2024《再生稻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为再生稻病虫害防控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在实际应用中,农民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遵循规程要求,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确保再生稻产量与品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