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T 1790-2023马铃薯原原种雾培法生产技术规范解析与应用指南

团体标准 602
《DB61/T 1790-2023 马铃薯原原种雾培法生产技术规范解读与应用》详细介绍了马铃薯原原种雾培法的生产技术规范,包括设备选型、操作流程、环境控制等方面,该规范有助于提高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效率和品质,推动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马铃薯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攀升,为了进一步提升马铃薯的产量与品质,保障马铃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国在2023年正式发布了《马铃薯原原种雾培法生产技术规范》(DB61/T 1790-2023),本文旨在对这一规范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在马铃薯原原种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DB61/T 1790-2023马铃薯原原种雾培法生产技术规范解析与应用指南,DB61/T 1790-2023马铃薯原原种雾培法生产技术规范解析与应用指南,2,技术规范,2023,第1张

《马铃薯原原种雾培法生产技术规范》概述

DB61/T 1790-2023《马铃薯原原种雾培法生产技术规范》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马铃薯原原种雾培法生产的技术规范,该规范对马铃薯原原种雾培法生产的设施、材料、操作流程、环境条件、质量控制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旨在提升马铃薯原原种的生产质量和效率。

规范的主要内容

设施要求

规范明确指出,马铃薯原原种雾培设施需满足以下条件:

  1. 环境控制:设施应具备可调节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以适应马铃薯的生长需求。
  2. 通风系统:设施内需配备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减少病害的发生。
  3. 灌溉系统:设施内应配备自动灌溉系统,实现精准灌溉。
  4. 消毒系统:设施内需配备消毒设备,定期对设施进行消毒,防止病害的传播。

材料要求

规范对马铃薯原原种雾培材料也提出了具体要求:

  1. 雾化器:选用高效、节能、环保的雾化器,确保雾滴均匀。
  2. 培养基:选用优质、营养均衡、易于消化的原料,有利于马铃薯原原种的生长。
  3. 容器:选用透明、耐腐蚀、易于清洗的材料,便于观察和管理。

操作流程

规范对马铃薯原原种雾培操作流程进行了详细规定,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处理:对马铃薯原原种进行消毒、筛选、分级等处理。
  2. 培养基制备:根据马铃薯生长需求,制备适宜的培养基。
  3. 播种:将处理好的马铃薯原原种播种于培养基中。
  4. 雾培管理:调节环境参数,确保马铃薯原原种正常生长。
  5. 收获:根据生长情况,适时收获马铃薯原原种。

环境条件

规范要求马铃薯原原种雾培环境条件应满足以下要求:

  1. 温度:白天温度控制在18-25℃,夜间温度控制在12-18℃。
  2. 湿度:相对湿度控制在60%-80%。
  3. 光照:光照强度控制在2000-3000勒克斯。

质量控制

规范强调,在马铃薯原原种雾培生产过程中,应加强质量控制,确保生产出优质的原原种,主要措施包括:

  1. 严格遵循操作规程:确保生产过程规范。
  2. 定期检测:定期对设施、材料、环境等进行检测,确保生产环境符合要求。
  3. 病害监测与防治:加强病害监测和防治,降低病害发生。

规范的应用

DB61/T 1790-2023《马铃薯原原种雾培法生产技术规范》的发布,为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提高马铃薯原原种生产质量:通过规范生产技术,提高马铃薯原原种的生产质量,为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优质种源。
  2. 降低生产成本:规范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马铃薯产业的竞争力。
  3. 推广应用:将规范应用于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推动马铃薯产业的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DB61/T 1790-2023《马铃薯原原种雾培法生产技术规范》的发布,为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在实际应用中,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提高马铃薯原原种的生产质量和效率,为马铃薯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2技术规范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