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3016-2023稻田土壤肥力标准解读与培肥技术应用指南

团体标准 601
《DB51/T 3016-2023稻田土壤肥力划分与培肥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旨在规范稻田土壤肥力评价和培肥措施,提高稻田土壤质量,规程详细阐述了土壤肥力划分标准、培肥技术方法及实施要点,为稻田土壤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稻田土壤肥力,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更高效地指导农业生产,提升稻田土壤肥力,我国在2023年正式发布了《稻田土壤肥力划分与培肥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旨在为农业生产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DB51/T 3016-2023稻田土壤肥力标准解读与培肥技术应用指南,DB51/T 3016-2023稻田土壤肥力标准解读与培肥技术应用指南,2,技术规程,2023,第1张

《规程》的主要内容

范围

《规程》涵盖了稻田土壤肥力的划分、培肥技术以及监测方法,旨在为我国稻作区域的稻田土壤肥力评价与培肥提供科学依据。

术语和定义更具规范性,《规程》对稻田土壤肥力、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关键术语进行了明确定义。

稻田土壤肥力划分

《规程》将稻田土壤肥力划分为五个等级,具体如下:

  1. 优等肥力:有机质含量丰富,速效氮、磷、钾含量充足,土壤理化性质优良。
  2. 良好肥力:有机质含量较高,速效氮、磷、钾含量较丰富,土壤理化性质较好。
  3. 中等肥力:有机质含量中等,速效氮、磷、钾含量一般,土壤理化性质一般。
  4. 低等肥力:有机质含量较低,速效氮、磷、钾含量较少,土壤理化性质较差。
  5. 劣等肥力:有机质含量低,速效氮、磷、钾含量极低,土壤理化性质极差。

培肥技术

针对不同肥力等级的稻田,《规程》提出了相应的培肥技术:

  1. 优等肥力:保持土壤有机质含量,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加强病虫害防治。
  2. 良好肥力: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适量施用氮、磷、钾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3. 中等肥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合理施用氮、磷、钾肥,改良土壤。
  4. 低等肥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施用有机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5. 劣等肥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施用有机肥,改良土壤,逐步提高土壤肥力。

监测方法

《规程》规定了稻田土壤肥力的监测方法,包括土壤样品采集、分析等,为农业生产者提供监测依据。

应用与建议

  1. 生产者应依据《规程》对稻田土壤肥力进行评价,制定合理的培肥方案。
  2. 依据不同肥力等级,合理施用氮、磷、钾肥,避免过量施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加强有机肥的使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4. 定期监测稻田土壤肥力,及时调整培肥措施,确保稻田土壤肥力稳定。
  5. 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业生产者对《规程》的掌握程度,提高稻田土壤肥力。

《稻田土壤肥力划分与培肥技术规程》为我国稻田土壤肥力的评价与培肥提供了有力指导,农业生产者应认真学习并应用该《规程》,为我国粮食生产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2技术规程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