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ZDB/Z 256-2017 餐饮业食品安全管理规范深度解读与执行指南

团体标准 603
《SZDB/Z 256-2017 餐饮业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全面阐述了餐饮业食品安全管理的标准与要求,本文深入解析了规范的要点,包括设施设备、原料采购、加工制作、餐饮具清洗消毒、人员管理等方面的具体实施方法,旨在提升餐饮业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保障消费者健康。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腾飞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餐饮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发显著,食品安全问题,作为餐饮业发展过程中的一块“硬骨头”,始终牵动着广大消费者的心,为了规范餐饮业食品安全管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我国在2017年正式颁布了《SZDB/Z 256-2017 餐饮业食品安全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本文将从《规范》的出台背景、核心内容、实施关键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

SZDB/Z 256-2017 餐饮业食品安全管理规范深度解读与执行指南,SZDB/Z 256-2017 餐饮业食品安全管理规范深度解读与执行指南,2,食品安全,安全管理,第1张

《规范》的背景

近年来,我国餐饮业食品安全事件频发,诸如地沟油、过期食品等事件层出不穷,严重侵犯了消费者权益,对餐饮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为强化餐饮业食品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不断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规范》应运而生。

《规范》的主要内容

《规范》共分为六个部分,主要包括:

  1. 总则:明确了《规范》的适用范围、目的、原则等。
  2.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规定餐饮服务单位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包括食品安全责任制、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食品安全操作规程等。
  3. 食品原料采购、储存和加工:规定餐饮服务单位在食品原料采购、储存和加工过程中的食品安全要求,如原料来源、储存条件、加工工艺等。
  4. 食品安全风险控制:规定餐饮服务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食品安全风险,如预防性措施、应急处理等。
  5. 食品安全与监督:规定餐饮服务单位应接受食品安全监督,包括自查、政府监督等。
  6. 法律责任:明确违反《规范》的法律责任。

《规范》的实施要点

  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餐饮服务单位要充分认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单位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
  2.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餐饮服务单位应根据《规范》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食品安全责任,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3. 加强食品原料采购、储存和加工管理:餐饮服务单位要严格执行食品原料采购、储存和加工过程中的食品安全要求,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4. 强化食品安全风险控制:餐饮服务单位要定期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食品安全风险,确保食品安全。
  5. 积极接受食品安全监督:餐饮服务单位要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开展食品安全监督,及时整改存在问题。
  6. 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餐饮服务单位要加强对员工的食品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氛围。

《SZDB/Z 256-2017 餐饮业食品安全管理规范》的发布实施,对于加强餐饮业食品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餐饮服务单位应认真学习《规范》,切实履行食品安全责任,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健康的餐饮服务,政府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确保《规范》得到有效实施,共同推动我国餐饮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