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857-2015,草原牧草青贮技术规程,助力牧草利用效率飞跃
《DB15/T 857-2015 天然草原牧草青贮技术规程》为提升草原牧草利用效率提供关键指导,详细阐述青贮技术操作流程,确保草原资源高效利用,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草原牧区的持续拓展与畜牧业的进步,天然草原牧草的青贮技术逐渐成为提升草原牧草利用效率、确保牲畜饲料供应的关键措施,DB15/T 857-2015《天然草原牧草青贮技术规程》作为我国行业标准,为草原牧草青贮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方针,本文将围绕此规程,深入探讨天然草原牧草青贮技术的重要性及其操作要点。
天然草原牧草青贮技术的重要性
- 提升草原牧草利用率:青贮技术能将新鲜牧草迅速转化为稳定、便于保存的饲料,显著延长牧草使用周期,从而提高草原牧草的利用率。
- 保障牲畜饲料供应:青贮技术能解决牲畜在非生长季节的饲料问题,有利于牲畜健康成长及草原生态平衡。
- 推动畜牧业发展:青贮技术的运用有助于提升畜牧业生产效率,降低饲料成本,助力我国畜牧业的持续发展。
DB15/T 857-2015《天然草原牧草青贮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
- 青贮原料的选择:挑选适合青贮的牧草品种,如玉米青贮、苜蓿青贮等,确保青贮饲料的品质。
- 青贮原料的收割:在牧草生长旺盛期收割,保证青贮原料的新鲜度。
- 青贮原料的预处理:收割后的牧草进行晾晒、切割等预处理,以提升青贮效果。
- 青贮原料的装填:将预处理后的牧草均匀装入青贮池,防止空气进入。
- 青贮原料的压实:使用压实机对青贮原料进行压实,确保密封性。
- 青贮原料的密封:在青贮原料表面覆盖塑料薄膜,防止水分蒸发和空气进入。
- 青贮原料的发酵: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青贮原料开始发酵,产生乳酸等有益物质。
- 青贮原料的储存:在青贮池中储存一定时间后,即可取出使用。
操作要点
- 选择适宜的青贮原料:根据当地草原牧草的生长特点,挑选适合青贮的牧草品种。
- 合理收割:在牧草生长旺盛期收割,确保青贮原料的新鲜度。
- 预处理:收割后的牧草进行晾晒、切割等预处理,提升青贮效果。
- 装填压实:注意装填均匀,防止空气进入,确保青贮原料的密封性。
- 密封:使用塑料薄膜覆盖青贮原料表面,防止水分蒸发和空气进入。
- 发酵: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青贮原料开始发酵,产生乳酸等有益物质。
- 储存:在青贮池中储存一定时间后,即可取出使用。
遵循DB15/T 857-2015《天然草原牧草青贮技术规程》,能有效提高草原牧草利用率,保障牲畜饲料供应,推动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实际操作中,还需结合当地草原牧草的生长特点和实际需求,不断优化青贮技术,提升青贮饲料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