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DB13/T 5912标准解读,大花海棠生产技术规程详解

团体标准 602
《DB13/T 5912-2024》大花海棠生产技术规程深入解析了大花海棠的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规程旨在规范生产流程,提高海棠品质,确保其安全性和可持续性,为种植者提供科学指导。

大花海棠,亦称海棠花,作为我国传统名花之一,以其独特的观赏价值而备受青睐,近年来,随着社会对环境美化的日益重视,大花海棠的栽培面积逐年攀升,为了规范其生产技术,提升产品质量,我国特地制定了《大花海棠生产技术规程》(DB13/T 5912-2024),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一规程,旨在为众多海棠种植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2024版DB13/T 5912标准解读,大花海棠生产技术规程详解,2024版DB13/T 5912标准解读,大花海棠生产技术规程详解,2,技术规程,第1张

《大花海棠生产技术规程》(DB13/T 5912-2024)详尽地规定了大花海棠从种植、管理到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旨在提升大花海棠的产量、品质及抗逆性,该规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大花海棠的种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全过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规程中引用的相关标准与规范。
  3. 术语与定义:对规程中涉及的专业术语进行了清晰的界定。
  4. 种植技术:涵盖选地、整地、栽植、施肥、灌水、修剪等关键环节。
  5. 管理技术:包括病虫害防治、土壤管理、水分管理、温度管理等重要措施。
  6. 采收与加工:明确了采收时间、方法及加工技术要求。
  7. 质量要求:对大花海棠的品种、外观、内在品质等方面设定了具体标准。
  8. 保质期与储存:规定了大花海棠的保质期限及储存方式。

种植技术

  1. 选地与整地:需选择排水优良、土壤肥沃、pH值适宜的地块,整地前,进行土壤消毒和病虫害防治。
  2. 栽植:选用健康无病虫害的幼苗,春季为最佳栽植时期,栽植前,挖掘栽植坑,确保根系舒展。
  3. 施肥与灌水: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保持土壤湿润,防止积水。
  4. 修剪:根据树形要求,适时修剪,以促进植株健康生长。

管理技术

  1. 病虫害防治:采取生物、物理和化学防治措施,在病虫害初期及时处理,防止扩散。
  2. 土壤管理:保持土壤疏松,提高透气性,适时深翻,增加有机质含量。
  3. 水分管理:根据植株生长需求,适时灌水,避免长时间干旱或积水。
  4. 温度管理:根据植株生长习性,采取遮荫、通风等措施,调节温度。

采收与加工

  1. 采收时间:大花海棠通常在开花后20天左右开始采收。
  2. 采收方法:人工采摘,注意保护花蕾和花瓣。
  3. 加工技术:对采收的花蕾进行整理、分级、包装,确保产品质量。

质量要求

  1. 品种:需符合国家或地方品种标准。
  2. 外观:花蕾饱满,色泽鲜艳,无病虫害。
  3. 内在品质:香气浓郁,口感纯正。
  4. 保质期:在适宜条件下,保质期不少于6个月。

保质期与储存

  1. 保质期:在适宜条件下,保质期不少于6个月。
  2. 储存方法:包装好采收的花蕾,放置在通风、阴凉、干燥处。

《大花海棠生产技术规程》(DB13/T 5912-2024)为我国大花海棠的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广大种植者应严格遵循规程,致力于提升大花海棠的产量、品质和抗逆性,为美化我国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标签: 2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