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4/T 768-2012解析,规模化猪场卫生消毒操作规范详解

团体标准 602
本文深入解读了DB64/T 768-2012《规模化猪场卫生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详细阐述了猪场消毒的目的、原则、方法和注意事项,为我国规模化猪场提供了一套科学、规范的消毒操作流程,有助于提高猪场卫生水平,保障动物健康。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规模化猪场在养殖生产中发挥着愈发关键的作用,为确保猪场生物安全,预防疫病传播,我国于2012年正式颁布了《规模化猪场卫生消毒技术操作规范》(DB64/T 768-2012),本文将对该规范进行详尽解读,旨在为规模化猪场提供有益的指导。

DB64/T 768-2012解析,规模化猪场卫生消毒操作规范详解,DB64/T 768-2012解析,规模化猪场卫生消毒操作规范详解,2,第1张

DB64/T 768-2012规范概述

《规模化猪场卫生消毒技术操作规范》(DB64/T 768-2012)是我国首部针对规模化猪场卫生消毒技术操作的国家标准,该规范明确了规模化猪场卫生消毒工作的目标、原则、方法及要求,为猪场生物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规模化猪场卫生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解读

消毒目的

规模化猪场卫生消毒的目的主要包括:

  1. 消灭猪场内外病原微生物,降低疫病传播风险;
  2. 消除猪舍内有害生物,改善猪只生活环境;
  3. 减少猪只应激,提高生产性能。

消毒原则

规模化猪场卫生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 科学合理,经济有效;
  3. 全面覆盖,不留死角;
  4. 定期进行,及时处理。

消毒方法

  1. 物理消毒:包括通风、紫外线照射、高温处理等;
  2. 化学消毒:包括使用消毒剂、生物消毒剂等;
  3. 生物消毒:包括使用益生菌、微生物制剂等。

消毒要求

  1. 猪舍内外环境:保持猪舍内外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定期清理杂物,及时处理污水;定期进行消毒,防止病原微生物滋生。
  2. 猪舍内设施:猪舍内设施应定期清洗、消毒,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检查,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3. 猪只:加强猪只饲养管理,提高猪只免疫力;定期检查猪只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病猪。
  4. 人员:猪场应加强个人卫生,佩戴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防止疾病传播。

《规模化猪场卫生消毒技术操作规范》(DB64/T 768-2012)为我国规模化猪场卫生消毒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严格执行该规范,可以有效降低疫病传播风险,保障猪场生物安全,提高猪只生产性能,在实际操作中,猪场应根据自身情况,结合规范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卫生消毒方案,确保猪场健康发展。

规模化猪场卫生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是保障猪场生物安全、提高猪只生产性能的重要措施,猪场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切实加强消毒工作,为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