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4/T 910.2-2013标准视角下我国水稻机械化生产示范园区建设规范研究

团体标准 602
本文探讨我国水稻机械化生产示范园区建设规范,依据DB64/T 910.2-2013标准,分析园区建设的关键要素,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装备配置、生产流程优化等方面,旨在提升水稻机械化生产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速,粮食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取得了显著提升,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机械化生产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DB64/T 910.2-2013《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生产示范园区建设规范 第2部分:水稻》作为我国水稻机械化生产示范园区建设的重要技术规范,为我国水稻机械化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规范指导,本文将围绕DB64/T 910.2-2013标准,深入探讨我国水稻机械化生产示范园区建设的相关规范。

DB64/T 910.2-2013标准视角下我国水稻机械化生产示范园区建设规范研究,DB64/T 910.2-2013标准视角下我国水稻机械化生产示范园区建设规范研究,2,现代化,技术规范,第1张

DB64/T 910.2-2013标准概述

DB64/T 910.2-2013标准是我国水稻机械化生产示范园区建设的技术规范,其目的是规范水稻机械化生产示范园区的建设与管理,提升水稻生产的机械化水平,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示范园区建设的基本要求:涵盖地理位置、土地资源、水源条件、交通条件等。
  2. 示范园区规划与布局:包括园区总体布局、功能区划分、生产区规划等。
  3. 机械化生产设施建设:涵盖种植、管理、收获等环节的机械化设备配置。
  4. 技术培训与推广:包括技术培训体系、技术示范推广措施等。
  5. 管理与维护:包括园区管理制度、设备保养等。

水稻机械化生产示范园区建设规范

地理位置与土地资源

根据DB64/T 910.2-2013标准,水稻机械化生产示范园区应选址于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优越的地区,园区占地面积一般不宜小于1000亩,以满足生产需求。

水源条件与交通条件

园区应确保水源充足,满足灌溉用水需求;园区应靠近交通要道,便于运输和销售。

示范园区规划与布局

园区总体布局应合理,生产区、生活区、办公区等功能区划分明确,生产区应集中连片,便于机械化作业。

机械化生产设施建设

  1. 种植环节:采用机械化播种、插秧、施肥等设备,提高种植效率。
  2. 管理环节:利用无人机、智能灌溉系统等先进技术,实现施肥、病虫害防治等。
  3. 收获环节:采用机械化收割、脱粒、晾晒等设备,提高收获效率。

技术培训与推广

建立健全技术培训体系,对园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农民进行技术培训,通过举办技术示范活动,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管理与维护

建立健全园区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设备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DB64/T 910.2-2013标准为我国水稻机械化生产示范园区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指导和规范,通过实施该标准,可以有效提高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继续完善水稻机械化生产示范园区建设规范,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力量。(本内容为虚构,旨在探讨DB64/T 910.2-2013标准在我国水稻机械化生产示范园区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