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4/T 1105-2015标准解读,甜高粱青贮饲料制作技术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DB64/T 1105-2015标准,详细阐述了甜高粱青贮饲料的制作技术规程,包括原料选择、预处理、发酵条件控制等关键步骤,旨在提高甜高粱青贮饲料的质量和营养价值,为畜牧业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饲料资源的充足供应已经成为制约畜牧业持续进步的关键因素,甜高粱,作为一种营养价值丰富、生长周期短、产量高的优质饲料作物,已经逐渐成为我国饲料产业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为了全面提升甜高粱青贮饲料的品质与产量,我国制定了DB64/T 1105-2015这一行业标准,本文将对该标准进行详尽的解读与分析。
DB64/T 1105-2015标准概览
DB64/T 1105-2015标准的全称是《甜高粱青贮饲料制作技术规程》,该规程详细规定了甜高粱青贮饲料的生产工艺、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并适用于甜高粱青贮饲料的生产、加工、检验及销售的全过程。
甜高粱青贮饲料制作技术规程要点
原料选择
为了确保甜高粱青贮饲料的品质,原料选择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 选择高产、品质优良、抗逆性强的甜高粱品种;
-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甜高粱植株;
- 收获期应选择在甜高粱籽粒达到乳熟期,即籽粒饱满但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
收割与运输
- 收割:采用专业的联合收割机进行收割,确保收割过程中甜高粱植株的完整,避免破碎和损伤;
- 运输:收割后的甜高粱应迅速运输至青贮场地,避免在运输过程中长时间堆放和挤压,以保持其新鲜度。
切碎与压实
- 切碎:将收割后的甜高粱切碎,切碎长度控制在3-5厘米,以利于发酵和储存;
- 压实:将切碎的甜高粱在青贮窖中压实,压实度应达到0.8-1.0千克/立方米,以确保青贮质量。
添加发酵剂
为了进一步提高甜高粱青贮饲料的质量,可以在切碎后的甜高粱中加入适量的发酵剂,如乳酸菌、酵母菌等,以优化发酵过程。
封窖与覆盖
- 封窖:在青贮饲料达到一定高度后,使用塑料薄膜进行封窖,确保青贮饲料的压实度;
- 覆盖:封窖后,在塑料薄膜上覆盖一层土或沙子,以防止雨水渗入。
发酵与熟化
- 发酵:封窖后,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发酵,发酵期一般为30-45天;
- 熟化:发酵完成后,青贮饲料进入熟化期,熟化期一般为30-60天。
质量检验
- 感官检验:观察青贮饲料的颜色、气味、质地等,应符合以下要求:
- 颜色:青绿色或黄绿色,无明显霉变;
- 气味:具有酸香味,无异味;
- 质地:柔软、湿润,无干枯现象。
- 理化检验:检测青贮饲料的水分、酸度、pH值等指标,应符合以下要求:
- 水分:≤65%;
- 酸度:≤4.5%;
- pH值:4.2-4.6。
DB64/T 1105-2015标准为甜高粱青贮饲料的制作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升甜高粱青贮饲料的品质与产量,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该标准,确保甜高粱青贮饲料的安全、优质,从而推动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