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452-2006,质量技术规范,推动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准则

团体标准 601
《DB41/T 452-2006 质量技术规范》是保障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依据,该规范对产品质量、技术要求进行详细规定,确保产业在规范指导下实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名花之一,牡丹花不仅享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药用价值,近年来,随着社会对牡丹花需求量的持续增长,牡丹花产业也迎来了飞速发展,在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为了规范牡丹花产业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国特地制定了DB41/T 452-2006《质量技术规范》,本文将深入剖析该规范的具体内容和深远意义。

DB41/T 452-2006《质量技术规范》概述

DB41/T 452-2006《质量技术规范》是由我国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6年正式发布的,旨在对牡丹花产业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进行规范,提升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权益,该规范适用于我国范围内的牡丹花生产、加工和销售企业,以及相关管理部门。

DB41/T 452-2006《质量技术规范》主要内容

品种分类

规范将牡丹花分为观赏和药用两大类,其中观赏类主要指牡丹花本身,药用类则主要指牡丹花的鳞茎。

生产技术要求

规范对牡丹花的种植技术提出了明确要求,涵盖了土壤、气候、种植密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要求生产者严格遵循规范要求,确保产品质量。

加工技术要求

规范对牡丹花的加工技术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采后处理、清洗、切割、包装等环节,要求加工企业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加工,确保产品质量。

质量等级划分

规范将质量划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三个等级,各级质量要求如下:

(1)优等品:要求花色鲜艳、花形端正、无病虫害、无损伤;鳞茎肉质饱满、色泽正常、无病虫害、无损伤。

(2)一等品:要求花色较鲜、花形较端正、无病虫害、无损伤;鳞茎肉质较饱满、色泽较正常、无病虫害、无损伤。

(3)合格品:要求花色一般、花形一般、无病虫害、无损伤;鳞茎肉质一般、色泽一般、无病虫害、无损伤。

包装标识要求

规范对牡丹花的包装标识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产品名称、品种、等级、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单位、地址、联系电话等,要求包装标识清晰、完整,便于消费者识别。

DB41/T 452-2006《质量技术规范》的意义

规范产业生产,提高产品质量

该规范对牡丹花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有助于规范产业生产,提高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

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

通过实施该规范,可以有效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推动产业标准化,提升产业竞争力

该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推动产业标准化,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我国牡丹花产业在市场树立良好形象。

DB41/T 452-2006《质量技术规范》是我国牡丹花产业的重要依据,对于规范产业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广大生产、加工和销售企业认真执行该规范,共同推动牡丹花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