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483-2006 济源冬凌草规范解读与实施指南
《DB41/T 483-2006 济源冬凌草生产质量技术规范解读与应用》为济源冬凌草生产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技术规范,包括种植、采收、加工等环节,旨在提升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规范解读详细阐述了各环节的操作要求,为生产者提供实际应用指导。
在河南省济源市的广袤土地上,生长着一种珍贵的药用植物——济源冬凌草,它亦被称为“铁线莲”,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医药文化的日益重视,济源冬凌草的需求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为了确保这一特产的品质,规范其生产流程,河南省特地制定了《济源冬凌草生产质量技术规范》(DB41/T 483-2006),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一规范,旨在为济源冬凌草的生产者、销售者以及消费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济源冬凌草生产质量技术规范》概述
《济源冬凌草生产质量技术规范》DB41/T 483-2006详细规定了济源冬凌草从种植、采收到加工、包装、运输及储存等各个环节的技术标准,旨在全面保障济源冬凌草的品质与安全。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济源冬凌草的整个生产流程,包括种植、采收、加工、包装、运输和储存等环节。
种植
济源冬凌草的种植需选择土壤肥沃、排水顺畅、光照充足的地块,在播种前,必须对土壤进行彻底消毒,以预防病虫害的发生,播种密度、施肥和灌溉等环节均需遵循国家相关标准。
采收
济源冬凌草的最佳采收期通常在秋季,当植株高度超过50厘米时即可进行,采收过程中应小心操作,避免对植株造成损伤,确保药材的品质。
加工
济源冬凌草的加工包括干燥、粉碎和筛选等步骤,干燥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以防药材变质,粉碎和筛选过程亦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包装
济源冬凌草的包装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包装袋需密封,以防药材受潮或变质,包装标识应清晰,包含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信息。
运输和储存
运输过程中应避免直射阳光、雨淋和潮湿环境,储存时,应保持干燥、通风、避光,并控制温度在10℃至25℃之间。
规范解读与应用
种植环节
严格遵循规范要求选择种植地,进行土壤消毒,并精确控制播种密度、施肥和灌溉,以保证药材的品质。
采收环节
掌握适宜的采收时间,避免损伤植株,确保药材品质。
加工环节
严格控制干燥、粉碎和筛选等环节,确保药材品质。
包装环节
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包装材料,确保药材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品质。
运输和储存环节
避免不良环境因素,保持干燥、通风、避光,确保药材品质。
《济源冬凌草生产质量技术规范》DB41/T 483-2006的制定,对于提升济源冬凌草的整体质量与安全性具有深远意义,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都应共同遵守这一规范,共同促进济源冬凌草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