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1344-2019 自动监控运行技术规范解读及颗粒物、烟气污染物应用实践
《DB41/T 1344-2019 固定污染源颗粒物、烟气(SO2、NOX)自动监控运行技术规范》解读与应用实践,旨在规范固定污染源颗粒物及烟气排放自动监控系统的运行管理,本文详细解读了规范中的技术要求、运行维护及数据应用等内容,为相关企业和机构提供实践指导。
随着我国环保事业的蓬勃发展,固定污染源颗粒物、烟气(SO2、NOX)的自动监控技术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我国首个针对此类自动监控运行的技术规范——《固定污染源颗粒物、烟气(SO2、NOX)自动监控运行技术规范》(DB41/T 1344-2019)的出台,对于提升我国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水平具有里程碑意义,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范,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实践成效。
DB41/T 1344-2019 规范概述
由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制定的DB41/T 1344-2019规范,旨在规范固定污染源颗粒物、烟气(SO2、NOX)自动监控的运行工作,确保自动监控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该规范主要涵盖以下内容:
- 适用范围:适用于固定污染源颗粒物、烟气(SO2、NOX)自动监控的运行。
- 技术要求:对自动监控的硬件、软件、安装、调试、运行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 运行管理:对自动监控的运行管理制度、人员配备、设备、数据管理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 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对自动监控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等环节提出了质量控制要求。
规范解读
硬件要求
规范要求自动监控应具备以下硬件条件:
- 主机:采用高性能计算机,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扩展性。
- 传感器: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颗粒物、SO2、NOX传感器。
- 通信设备:具备有线、无线等多种通信方式,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实时性。
软件要求
规范要求自动监控应具备以下软件条件:
- 操作系统:选用稳定、安全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 Server、Linux等。
- 监控软件:具备数据采集、处理、存储、传输等功能,能够满足自动监控需求。
- 数据管理软件:具备数据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便于用户进行数据管理和决策。
运行管理
规范要求自动监控应建立健全运行管理制度,包括:
- 人员配备:设立专门负责自动监控运行的岗位,明确岗位职责。
- 设备:定期对自动监控设备进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 数据管理:对自动监控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分析,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监测数据质量控制
规范要求自动监控应采取以下措施确保监测数据质量控制:
- 设备校准:定期对传感器进行校准,确保其准确度。
- 数据审核: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审核,剔除异常数据。
- 数据备份:对自动监控数据进行定期备份,防止数据丢失。
实践应用
DB41/T 1344-2019规范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下为几个实践案例:
- 某钢铁企业采用该规范对厂区内固定污染源进行自动监控,有效提高了污染物排放治理水平。
- 某城市环保部门依据该规范对市区内固定污染源进行自动监控,为环境执法提供了有力依据。
- 某科研机构将DB41/T 1344-2019规范应用于环保科研项目,为我国环保事业提供了技术支持。
DB41/T 1344-2019《固定污染源颗粒物、烟气(SO2、NOX)自动监控运行技术规范》为我国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实际应用中,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确保自动监控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我国环保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