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725-2007标准下猪肉中莱克多巴胺含量测定与分析

团体标准 602
本研究采用DB35/T 725-2007标准,对猪肉中莱克多巴胺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和检测,结果表明该标准能够有效测定猪肉中莱克多巴胺含量,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依据。

莱克多巴胺(Ractopamine)作为一种β-肾上腺素能激动剂,广泛应用于促进动物生长和提升瘦肉率,近年来,我国市场上猪肉中莱克多巴胺残留问题引起了公众和监管部门的广泛关注,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我国制定了DB35/T 725-2007标准,该标准旨在对猪肉中莱克多巴胺的含量进行测定,本文将深入探讨DB35/T 725-2007标准在猪肉中莱克多巴胺测定中的应用,并对检测结果进行详细分析。

DB35/T 725-2007标准下猪肉中莱克多巴胺含量测定与分析,DB35/T 725-2007标准下猪肉中莱克多巴胺含量测定与分析,2,食品安全,测定方法,第1张

DB35/T 725-2007标准概述

DB35/T 725-2007标准《猪肉中莱克多巴胺的测定》详细规定了猪肉中莱克多巴胺含量的测定方法,包括样品前处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检测以及数据处理等关键步骤,该方法以其高灵敏度、强特异性和高准确度而著称,非常适合用于猪肉中莱克多巴胺的定量分析。

实验部分

样品采集与处理

根据DB35/T 725-2007标准,本研究采集了新鲜猪肉样品,并储存在-20℃的冰箱中,在实验前,样品被解冻,并称取适量的样品加入适当的溶剂进行提取,制备成待测溶液。

仪器与试剂

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清洗器、涡旋混合器等仪器,试剂包括甲醇、醋酸铵等。

实验方法

依照DB35/T 725-2007标准,本研究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来测定猪肉中莱克多巴胺的含量,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 样品前处理:通过固相萃取小柱对待测溶液进行净化,收集净化后的溶液。
  •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对净化后的溶液进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记录莱克多巴胺的保留时间和质谱图。
  • 数据处理:根据标准曲线和样品峰面积,计算猪肉中莱克多巴胺的含量。

结果与分析

标准曲线

以莱克多巴胺标准品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结果显示,莱克多巴胺标准品浓度在0.05~10.0 ng/mL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线性关系。

检测结果

按照DB35/T 725-2007标准对猪肉样品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猪肉中莱克多巴胺含量在0.01~0.5 ng/g范围内。

重复性试验

对同一猪肉样品进行重复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本研究基于DB35/T 725-2007标准,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猪肉中莱克多巴胺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适用于猪肉中莱克多巴胺的定量分析,通过对猪肉样品的测定,本研究为我国猪肉质量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鉴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莱克多巴胺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愈发重要,以下是从几个方面深入研究的建议:

  1. 优化实验条件,进一步提高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
  2. 开发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降低检测成本。
  3. 研究莱克多巴胺在不同动物组织中的残留规律,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4. 加强对莱克多巴胺残留问题的监管,确保猪肉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