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T 1786-2024 畜禽种质资源库建设规范解读与应用实践

团体标准 604
《DB52/T 1786-2024 畜禽种质资源库建设技术规范解读与应用探索》一文,深入解读了最新畜禽种质资源库建设技术规范,并探讨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与机遇,文章旨在指导相关建设,确保资源库的科学、规范与高效运行。

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进步,畜禽种质资源的保护与高效利用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关键发展方向,为了确保畜禽种质资源库建设的规范化,提升种质资源的保存与利用效率,我国在2024年正式发布了《畜禽种质资源库建设技术规范》(DB52/T 1786-2024),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一规范,并探讨其在畜禽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的实际应用。

DB52/T 1786-2024 畜禽种质资源库建设规范解读与应用实践,DB52/T 1786-2024 畜禽种质资源库建设规范解读与应用实践,2,创新,技术规范,第1张

《畜禽种质资源库建设技术规范》概述

《畜禽种质资源库建设技术规范》(DB52/T 1786-2024)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畜禽种质资源库建设的国家标准,该规范详细阐述了畜禽种质资源库建设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以及运行管理等内容,旨在为各级畜禽种质资源库的规范化建设提供指导,从而提升种质资源的保存与利用水平。

规范解读

建设原则

  1. 科学性:遵循遗传学、生物学、生态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确保库建设的技术路线科学合理。
  2. 完整性:全面收集和保存各类畜禽种质资源,包括品种、品系、家系等,保证库的完整性。
  3. 安全性:强化生物安全管理,防止污染和生物安全风险。
  4. 可持续性:合理利用资源,确保库的长期稳定运行。

技术要求

  1. 种质资源收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收集各类畜禽种质资源。
  2. 样本保存:采用液氮冷冻保存、冷冻干燥保存等多种方法,确保样本的长期保存。
  3. 库建设:建立完善的库管理系统,实现种质资源的数字化和精细化管理。
  4. 数据分析:运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对种质资源进行分型、遗传多样性分析等。

运行管理

  1. 组织管理:建立健全库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职责。
  2. 人员培训:加强库内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
  3. 经费保障:确保库建设、运行和管理的经费投入。
  4. 资源共享:积极参与国家、区域和行业的资源共享,促进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

规范应用探索

提高种质资源保存能力

《畜禽种质资源库建设技术规范》的实施,将显著提高畜禽种质资源的保存能力,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促进遗传育种研究

规范化建设的种质资源库为遗传育种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有助于提升育种效率。

服务农业产业发展

通过库建设,能够有效保护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加强合作与交流

《畜禽种质资源库建设技术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我国畜禽种质资源库与国际接轨,加强合作与交流。

《畜禽种质资源库建设技术规范》(DB52/T 1786-2024)的发布,对于我国畜禽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和产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各级畜禽种质资源库应认真执行该规范,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产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