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红苹果品质新飞跃,DB15/T 2941-2023标准深度解读
《DB15/T 2941-2023标准解读》为塞外红苹果品质升级开启新篇章,详细解读了新标准对苹果品质提升的具体要求,助力产业升级,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持续加快,农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发重要,苹果作为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水果之一,凭借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为提升塞外红苹果的品质,规范市场秩序,推动产业健康发展,我国正式发布了DB15/T 2941-2023《塞外红苹果等级规格》这一新的行业标准,本文将对该标准进行深入解读,带领大家了解塞外红苹果品质升级的新篇章。
标准背景
塞外红苹果是我国北方地区特有的水果品种,主要分布在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长期以来,塞外红苹果以其鲜艳的色泽、脆甜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由于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塞外红苹果的品质参差不齐,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信心,为了规范市场秩序,提升塞外红苹果的品质,我国制定了DB15/T 2941-2023《塞外红苹果等级规格》标准。
定义与分类
DB15/T 2941-2023标准对塞外红苹果的定义、分类、术语和定义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塞外红苹果分为优级、一级、二级三个等级,每个等级都有具体的品质要求。
外观要求
标准对塞外红苹果的外观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果形、色泽、果面清洁度、果蒂、果梗等方面,优级苹果要求果形端正,色泽鲜亮,果面清洁,果蒂完整,果梗新鲜;一级苹果要求果形基本端正,色泽较好,果面基本清洁,果蒂基本完整,果梗新鲜;二级苹果要求果形基本端正,色泽一般,果面基本清洁,果蒂基本完整,果梗新鲜。
内在品质要求
标准对塞外红苹果的内在品质要求包括果肉质地、糖度、酸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方面,优级苹果要求果肉质地脆甜,糖度不低于12%,酸度低于0.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不低于15%;一级苹果要求果肉质地脆甜,糖度不低于11%,酸度低于0.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不低于14%;二级苹果要求果肉质地基本脆甜,糖度不低于10%,酸度低于0.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不低于13%。
包装要求
标准对塞外红苹果的包装要求包括包装材料、标识、净含量等方面,包装材料应选用无毒、无害、环保的材料;标识应清晰、完整,包括品种、等级、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净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
标准实施与意义
DB15/T 2941-2023标准的实施,对于提升塞外红苹果的品质、规范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 提升品质:标准对塞外红苹果的品质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有助于提高生产者的质量意识,推动产业向高品质方向发展。
- 规范市场:标准明确了塞外红苹果的等级划分和品质要求,有助于消费者在购买时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产品品质,提高购买信心。
- 促进产业升级:标准的实施将推动塞外红苹果产业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为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持。
- 增强竞争力: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塞外红苹果有望进入更广阔的市场,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我国产品的竞争力。
DB15/T 2941-2023《塞外红苹果等级规格》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塞外红苹果产业迈向了新的发展阶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积极宣传和推广该标准,确保其在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得到有效实施,为塞外红苹果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