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1052-2008,出口生菜品质保障操作指南

团体标准 602
《DB37/T 1052-2008 良好农业规范出口生菜操作指南》旨在确保生菜出口品质,详细阐述了从播种、管理到采收、包装的各个环节,以规范操作,提升我国生菜出口竞争力。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的蓬勃发展,出口农产品市场日益拓宽,生菜作为我国出口蔬菜中的佼佼者,其品质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形象和出口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了规范出口生菜的生产和操作流程,我国制定了《良好农业规范出口生菜操作指南》(DB37/T 1052-2008),本文将深入解读该指南,旨在帮助出口生菜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拓展国际市场。

DB37/T 1052-2008,出口生菜品质保障操作指南,DB37/T 1052-2008,出口生菜品质保障操作指南,2,质量标准,第1张

《良好农业规范出口生菜操作指南》概述

《良好农业规范出口生菜操作指南》(DB37/T 1052-2008)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出口生菜生产的规范性文件,旨在指导出口生菜企业遵循良好农业规范(GAP)的要求,生产出符合国际标准的优质生菜,该指南涵盖了以下关键方面:

  1. 生菜生产环境:对生菜生产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壤质量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2. 繁殖材料:规定了生菜的来源、质量标准、繁殖方法等。
  3. 育苗与移栽:详细说明了生菜的育苗技术、移栽时间、密度等。
  4. 栽培管理:包括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等环节的操作规范。
  5. 采收与包装:明确了生菜的采收标准、包装要求等。
  6. 质量安全:对出口生菜的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指标提出了严格限制。

指南具体内容解读

生菜生产环境

  1. 地理位置:生菜生产地应选择在气候适宜、光照充足、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地区。
  2. 气候条件:生菜适宜生长的气候条件为年均温度15-25℃,年降水量500-1500毫米。
  3. 土壤质量:生菜生产地土壤应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透气性,pH值在6.0-7.0之间。

繁殖材料

  1. 来源:应选用具有优良性状、抗病性强、产量高的生菜品种。
  2. 质量:纯度应达到98%以上,发芽率不低于90%。
  3. 繁殖方法:采用无性繁殖,如分株、扦插等。

育苗与移栽

  1. 育苗时间:生菜育苗时间一般在春季和秋季。
  2. 移栽时间:生菜移栽时间一般在幼苗长到3-4片真叶时。
  3. 移栽密度:生菜移栽密度一般为每亩1500-2000株。

栽培管理

  1. 施肥:生菜生产过程中,应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
  2. 灌溉:生菜生长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和积水。
  3. 病虫害防治:采用防治措施,如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

采收与包装

  1. 采收标准:生菜采收时,要求叶片鲜绿、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
  2. 包装要求:生菜包装材料应选用无毒、无味、透气性好的材料,包装规格应符合出口要求。

质量安全

  1. 农药残留:出口生菜的农药残留量不得超过国家标准。
  2. 重金属:出口生菜的重金属含量不得超过国家标准。

《良好农业规范出口生菜操作指南》(DB37/T 1052-2008)为我国出口生菜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操作规范,有助于提高生菜产品质量,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出口生菜企业应严格按照指南要求,加强生产管理,确保生菜品质,为我国农产品出口事业贡献力量。

标签: 2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