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鱼运输规范DB37/T 706-2007深度解读及实际应用指南

团体标准 601
《DB37/T 706-2007活鱼运输技术规范解读与应用》主要介绍了活鱼运输过程中的技术规范,包括运输工具、运输方法、水质管理、温度控制等方面,该规范旨在提高活鱼运输的成活率,保障消费者利益,本文详细解读了规范内容,并探讨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随着我国渔业产业的迅猛发展,活鱼运输作为养殖环节与市场流通之间的关键纽带,其运输质量直接关系到活鱼的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为了进一步规范活鱼运输技术,提升运输效率,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我国颁布了DB37/T 706-2007《活鱼运输技术规范》,本文旨在对该规范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活鱼运输规范DB37/T 706-2007深度解读及实际应用指南,活鱼运输规范DB37/T 706-2007深度解读及实际应用指南,2,现代化,技术规范,第1张

DB37/T 706-2007《活鱼运输技术规范》概述

DB37/T 706-2007《活鱼运输技术规范》由山东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牵头制定,并于2007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规范主要针对活鱼运输过程中的技术要求,涵盖运输工具、运输方式、运输环境以及操作规程等多个方面。

DB37/T 706-2007《活鱼运输技术规范》主要内容

运输工具

规范要求活鱼运输工具需满足以下条件:

  1. 车辆:宜选择密封性能强、保温效果好的货车,车内设施完善,便于操作与管理。
  2. 船艇:应选用适合活鱼运输的船艇,船体结构坚固,具备良好的抗风浪能力。

运输方式

规范将活鱼运输方式分为陆运、水运和空运,具体选择需综合考虑运输距离、气候条件、水产品种类等因素。

运输环境

  1. 温度:在活鱼运输过程中,水温应控制在适宜范围内,避免过高或过低,通常情况下,活鱼运输水温应保持在0℃~18℃。
  2. 氧气:运输过程中,车内应保持充足的氧气供应,确保活鱼正常呼吸。
  3. 水质:运输过程中,水质应保持清洁,避免水质恶化导致活鱼死亡。

操作规程

  1. 装车(船)前:对运输工具进行彻底清洁消毒,确保车内环境适宜。
  2. 装车(船)时:轻拿轻放,避免损伤活鱼;按品种、规格分类装运。
  3. 运输过程中:密切关注活鱼状况,适时调整运输环境。
  4. 卸车(船)后:对活鱼进行分拣、暂养,确保其健康。

DB37/T 706-2007《活鱼运输技术规范》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提高活鱼运输质量

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活鱼运输质量,降低运输过程中的死亡率,确保水产品安全。

保障消费者权益

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水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渔业产业健康发展。

提高渔业经济效益

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活鱼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提高渔业经济效益。

促进渔业产业升级

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推动渔业产业向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DB37/T 706-2007《活鱼运输技术规范》对于我国渔业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相关部门和企业应认真贯彻落实该规范,提高活鱼运输技术水平,为我国渔业产业转型升级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