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2645-2016,大蒜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助力品质与产量双提升
《DB21/T 2645-2016 大蒜露地生产技术规程》旨在通过标准化种植,提高大蒜品质与产量,为大蒜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指导,规程涵盖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助力农民增收。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速,标准化和规范化种植技术已经成为提升农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措施,在我国,大蒜不仅是不可或缺的调味品,也是药用植物中的佼佼者,随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的逐年攀升,为了更好地规范大蒜的露地生产,提升大蒜的品质与产量,我国制定了《大蒜露地生产技术规程》(DB21/T 2645-2016),本文将对该规程的背景、核心内容及其实施价值进行深入解读。
规程背景
我国大蒜种植历史悠久,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特性深受消费者喜爱,传统种植方式往往存在品种混杂、管理粗放、病虫害防治不当等问题,导致大蒜的品质和产量波动较大,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制定了《大蒜露地生产技术规程》,旨在规范大蒜的露地生产,提升大蒜的品质与产量。
选地与整地
- 选地:选择地势平坦、排水顺畅、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进行种植。
- 整地:深翻土地,清除杂草、石块等杂物,确保土壤细碎、平整。
品种选择与处理
- 品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大蒜品种,如大蒜、蒜薹等。
- 处理:播种前进行消毒,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泡30分钟,捞出晾干后播种。
播种与定植
- 播种:播种时间一般在8月底至9月初,采用条播或穴播方式。
- 定植:根据品种特性,适当调整行距和株距,确保植株有充足的生长空间。
田间管理
- 施肥:根据土壤肥力情况,施足底肥,追肥应根据植株生长情况进行。
- 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干旱和积水。
- 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防治病虫害。
收获与加工
- 收获:根据品种特性和市场需求,适时收获。
- 加工:对收获的大蒜进行晾晒、脱皮、分级、包装等加工处理。
实施意义
- 提升大蒜品质:通过规范种植技术,提升大蒜品质,满足消费者需求。
- 保障食品安全:规范生产过程,降低农药残留,保障食品安全。
- 提高经济效益:提升大蒜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
- 推动农业现代化: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大蒜露地生产技术规程》(DB21/T 2645-2016)的制定与实施,对于规范大蒜露地生产、提升大蒜品质和产量具有深远意义,各级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农民按照规程进行种植,为我国大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