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4/T 965-2014标准深度解析,食品鸡鸭源性成分检测中实时荧光PCR法的应用与优势

团体标准 603
DB64/T 965-2014标准解析了食品中鸡、鸭源性成分定性检测方法,重点介绍了实时荧光PCR技术的应用及优势,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快速准确的特点,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随着我国食品工业的迅猛发展,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鸡、鸭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家禽,其产品在市场上流通广泛,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一些不法商家可能会在食品中非法添加动物源性成分,以降低成本、提升利润,为确保消费者饮食安全,我国制定了DB64/T 965-2014《食品中鸡、鸭源性成分定性检测方法实时荧光PCR法》标准,本文将深入解读该标准,并探讨实时荧光PCR法在食品中鸡、鸭源性成分定性检测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DB64/T 965-2014标准深度解析,食品鸡鸭源性成分检测中实时荧光PCR法的应用与优势,DB64/T 965-2014标准深度解析,食品鸡鸭源性成分检测中实时荧光PCR法的应用与优势,2,标准解读,食品安全,第1张

DB64/T 965-2014标准概述

DB64/T 965-2014《食品中鸡、鸭源性成分定性检测方法实时荧光PCR法》是我国首个针对食品中鸡、鸭源性成分定性检测的行业标准,该标准详细规定了食品中鸡、鸭源性成分的检测方法,涵盖了样品前处理、实时荧光PCR检测、结果判定等关键环节。

实时荧光PCR法在食品中鸡、鸭源性成分定性检测中的应用

样品前处理

样品前处理是食品中鸡、鸭源性成分定性检测的关键步骤,根据DB64/T 965-2014标准,样品前处理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样品采集:采集疑似含有鸡、鸭源性成分的食品样品,如鸡肉、鸭肉、熟食等。
  2. 样品制备:对采集到的样品进行均质化处理,以提取其中的DNA。
  3. DNA提取:采用化学或酶学方法提取样品中的DNA。

实时荧光PCR检测

实时荧光PCR检测是DB64/T 965-2014标准中的核心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鸡、鸭源性成分的特异性DNA序列,并通过实时荧光信号监测扩增过程,实现对食品中鸡、鸭源性成分的定性检测。

  1. 引物设计:根据鸡、鸭源性成分的特异性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荧光探针。
  2. PCR反应:将提取的DNA、引物、荧光探针等试剂混合,进行PCR反应。
  3. 实时荧光信号监测:在PCR反应过程中,实时监测荧光信号的强度,以判断鸡、鸭源性成分的存在。

结果判定

根据DB64/T 965-2014标准,食品中鸡、鸭源性成分定性检测结果判定如下:

  1. 若荧光信号强度超过阈值,则判定样品中含有鸡、鸭源性成分。
  2. 若荧光信号强度低于阈值,则判定样品中不含有鸡、鸭源性成分。

实时荧光PCR法的优势

实时荧光PCR法在食品检测中具有以下优势:

  1. 高灵敏度:实时荧光PCR法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可检测到极低浓度的鸡、鸭源性成分。
  2. 高特异性:该方法针对鸡、鸭源性成分设计特异性引物和荧光探针,可有效避免交叉反应。
  3. 快速检测:实时荧光PCR法检测时间短,一般在2小时内即可完成。
  4. 操作简便:该方法操作简便,适合实验室和检测。
  5. 自动化程度高:实时荧光PCR仪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结果准确等优点。

DB64/T 965-2014《食品中鸡、鸭源性成分定性检测方法实时荧光PCR法》标准的实施,为食品中鸡、鸭源性成分的定性检测提供了有力保障,实时荧光PCR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保障消费者饮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