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菊切花生产技术规程DB41/T 2337-2022深度解读与应用研究

团体标准 601
《DB41/T 2337-2022 荷兰菊切花生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探讨》一文深入解读了最新荷兰菊切花生产技术规程,分析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要点与挑战,旨在提升荷兰菊切花的生产质量和效率,推动行业标准化发展。

随着我国花卉产业的迅猛发展,荷兰菊凭借其鲜艳的色彩、漫长的花期和良好的适应性,成为了市场上备受青睐的切花,为了规范荷兰菊切花的生产技术,提升产品质量,我国正式颁布了DB41/T 2337-2022《荷兰菊切花生产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探讨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荷兰菊切花生产技术规程DB41/T 2337-2022深度解读与应用研究,荷兰菊切花生产技术规程DB41/T 2337-2022深度解读与应用研究,2,2022,技术规程,第1张

DB41/T 2337-2022规程概述

DB41/T 2337-2022《荷兰菊切花生产技术规程》是我国花卉行业的重要标准之一,其宗旨在于规范荷兰菊切花的生产流程,确保产品质量,推动花卉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规程涵盖了荷兰菊的品种选择、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与保鲜等关键环节。

规程主要内容解读

品种选择

规程推荐了多种适应我国气候条件的荷兰菊品种,如‘粉蝶舞’、‘梦幻’、‘菊韵’等,生产者应结合当地气候、土壤状况及市场需求,挑选最适宜的品种。

种植技术

  1. 整地与施肥:荷兰菊适宜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种植前需深翻土壤,施足底肥,底肥以有机肥为主,辅以适量的磷、钾肥。

  2. 播种与定植:荷兰菊可通过播种或扦插进行繁殖,播种应在春季进行,定植密度约为每亩1.5万株。

  3. 田间管理:荷兰菊生长期间需适时浇水、施肥,保持土壤湿润,生长旺盛期每月施用一次复合肥,花期前施用磷钾肥。

病虫害防治

荷兰菊常见的病虫害包括病害、锈病、蚜虫等,防治方法包括:

  1. 农业防治:合理轮作,清除田间杂草,降低病虫害发生。

  2.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等生物防治病虫害。

  3. 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合理用药,避免农药残留。

采收与保鲜

  1. 采收:荷兰菊切花应在花蕾完全开放时采收,采收后要及时进行预处理。

  2. 预处理:将切花放入水中,加入保鲜剂,保持切花新鲜。

  3. 运输与销售:运输过程中保持切花湿润,避免光直射,尽快销售。

规程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提高生产效率

规程明确了荷兰菊切花的生产技术要求,有助于生产者掌握生产关键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提升产品质量

规程对荷兰菊切花的质量进行了规范,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促进产业发展

规程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规范我国荷兰菊切花产业,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DB41/T 2337-2022《荷兰菊切花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荷兰菊切花生产水平、促进花卉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产者在实际生产中应认真遵守规程要求,不断提高荷兰菊切花的生产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标签: 22022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