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应急避难场所运维规范,DB41/T 2109-2021深度解读

团体标准 603
《DB41/T 2109-2021》应急避难场所运维规范,提出新时代下运维的新要求,规范强调场所的日常管理、设施维护、安全检查等方面,确保避难场所高效、安全、有序运行,满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持续加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频发,在这种背景下,应急避难场所作为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基础设施,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了加强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管理,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我国在2021年发布了DB41/T 2109-2021《应急避难场所运维规范》,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范,探讨其在新时代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

新时代应急避难场所运维规范,DB41/T 2109-2021深度解读,新时代应急避难场所运维规范,DB41/T 2109-2021深度解读,2,第1张

DB41/T 2109-2021规范概述

DB41/T 2109-2021《应急避难场所运维规范》是我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规范性文件,旨在规范应急避难场所的运维管理,提升其应急能力,该规范适用于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运营和管理,对规划、设计、建设、设备配置、运行、应急处置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规范的主要内容

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与设计

规范要求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与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2. 结合地域特点,充分考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需求;
  3. 满足应急避难场所的功能需求,包括应急指挥、物资储备、人员疏散等;
  4. 充分考虑避难场所的可持续发展,注重环境保护。

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

规范要求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应满足以下要求:

  1. 建筑结构安全可靠,具备防火、防水、防雷等设施;
  2. 应急设施设备配置合理,满足功能需求;
  3. 应急避难场所的标识统一清晰、醒目,便于人员识别;
  4. 应急避难场所的内部环境舒适、卫生,满足人员临时居住需求。

应急避难场所的运行

规范要求应急避难场所的运行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定期对应急避难场所的设施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2. 建立健全应急避难场所的管理制度,明确各级责任;
  3. 加强应急避难场所的日常管理,确保其安全、有序、高效运行;
  4. 加强应急避难场所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应急避难场所的应急处置

规范要求应急避难场所的应急处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程序和措施;
  2. 建立健全应急队伍,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4. 及时、准确、全面地向上级部门报告应急处置情况。

规范的时代意义

DB41/T 2109-2021《应急避难场所运维规范》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和管理迈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该规范具有以下时代意义:

  1. 提高应急避难场所的应急能力,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有力保障;
  2. 促进应急避难场所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提高运行效率;
  3. 增强公众的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全社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 推动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与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DB41/T 2109-2021《应急避难场所运维规范》的发布,对于加强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应认真贯彻落实该规范,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标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