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2052-2020,秋播箭筈豌豆优质生产技术规程详解
《DB41/T 2052-2020 秋播箭筈豌豆生产技术规程》为优质秋播箭筈豌豆生产提供关键指南,从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到收获,详细阐述各项技术要求,助力提高产量与品质。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农业生产的基础地位愈发凸显,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箭筈豌豆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将围绕《DB41/T 2052-2020 秋播箭筈豌豆生产技术规程》展开,详细介绍其内容,旨在为我国箭筈豌豆生产提供有益的参考。
《DB41/T 2052-2020 秋播箭筈豌豆生产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秋播箭筈豌豆生产的行业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该规程旨在规范秋播箭筈豌豆的生产过程,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箭筈豌豆的产量与品质。
规程主要内容
生产区域选择
根据规程要求,秋播箭筈豌豆的生产区域应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光照充足、无病虫害发生的地块,应避免与豆科作物重茬,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风险。
繁殖方式
秋播箭筈豌豆的繁殖方式主要有两种: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有性繁殖是指通过播种,让箭筈豌豆自然生长繁殖;无性繁殖则是指通过扦插、嫁接等方法繁殖,规程推荐采用有性繁殖方式,以保证其纯度和遗传稳定性。
播种技术
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筛选、消毒、催芽等处理,播种时间一般在8月至9月,播种量根据土壤肥力和质量进行调整,播种深度一般为2-3厘米,行距为30-40厘米,株距为15-20厘米。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主要包括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施肥应根据土壤肥力、作物生长阶段和需求进行合理搭配;灌溉应根据土壤湿度、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病虫害防治应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收获与加工
收获时间一般在箭筈豌豆成熟期,即豆荚变黄、变硬时,收获后,应及时晾晒、脱粒、筛选、消毒等加工处理,确保产品质量。
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规程要求对种子进行纯度、净度、发芽率、水分等指标的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DB41/T 2052-2020 秋播箭筈豌豆生产技术规程》为我国箭筈豌豆生产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通过遵循规程要求,可以有效提高箭筈豌豆的质量,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资源,规程的实施也有利于推动我国箭筈豌豆产业的健康发展。
我们希望广大生产者和农业工作者能够认真学习和贯彻《DB41/T 2052-2020 秋播箭筈豌豆生产技术规程》,为我国农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