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1348-2016标准深度解析,日光温室冬春茬高效生产技术规程
《DB41/T 1348-2016标准解读》详细解析了日光温室冬春茬生产技术规程,包括设施建设、环境调控、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等关键环节,旨在提高温室冬春茬作物产量与品质,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技术得到了广泛推广,尤其是日光温室冬春茬生产,因其高经济效益和稳定的市场需求,受到广大种植户的青睐,为了规范日光温室冬春茬生产,提升产品质量和产量,我国制定了DB41/T 1348-2016《日光温室冬春茬生产技术规程》,本文将对此规程进行深入解读,旨在为种植户提供实用的技术指导。
DB41/T 1348-2016《日光温室冬春茬生产技术规程》由湖北省农业厅制定,并于2016年正式发布实施,该规程对日光温室冬春茬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包装等环节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
产地环境
- 选择土壤肥沃、排水优良、光照充足的地区作为种植基地。
- 土壤有机质含量应不低于2%,pH值宜控制在5.5-7.5之间。
- 前茬作物宜选择非瓜类作物,以降低病虫害发生的风险。
品种选择
- 选择抗病、耐寒、适应性强的品种。
- 根据市场需求,选择不同口感、形状的品种。
播种育苗
- 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一般在10月底至11月初进行播种。
- 育苗方式:采用穴盘育苗或营养袋育苗。
- 播种量:每穴播种2-3粒,覆土厚度1-1.5厘米。
- 温度管理:播种后保持温度在25-30℃,出苗后逐渐降低温度至15-20℃。
定植
- 定植时间:一般在3月中下旬进行。
- 定植密度:行距60-70厘米,株距30-40厘米。
- 定植方法:采用开沟定植,浇足底水。
田间管理
- 浇水:根据土壤墒情和生长需求,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 施肥:根据生长阶段和土壤肥力,合理施用氮、磷、钾肥。
- 温度管理: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夜间温度控制在15-20℃。
- 光照管理:保持温室光照充足,避免强光直射。
- 植株调整:及时摘除病叶、黄叶,调整植株生长方向。
病虫害防治
-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 定期检查,发现病虫害及时防治。
- 使用高效低毒农药,避免病虫害产生抗药性。
采收及包装
- 采收标准:达到商品规格,色泽鲜亮,无病虫害。
- 采收时间:根据市场需求,适时采收。
- 包装:采用保鲜膜或纸箱进行包装,保持新鲜。
DB41/T 1348-2016《日光温室冬春茬生产技术规程》为种植户提供了科学、规范的生产技术指导,通过严格执行该规程,可以有效提高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希望广大种植户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和应用该规程,为我国日光温室蔬菜产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