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02/T 0112-2024海鲜预制菜标准解读,引领行业迈向高质量新发展
《DB2102/T 0112-2024海鲜预制菜感官通用要求解读》发布,旨在规范海鲜预制菜感官评价,提升行业品质,推动海鲜预制菜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海鲜预制菜凭借其便捷与美味的双重优势,逐渐成为消费者青睐的食品选择,为了规范海鲜预制菜的生产与销售,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国于2024年正式颁布了DB2102/T 0112-2024《海鲜预制菜感官通用要求》标准,本文旨在对这一标准进行深入解读,以助力海鲜预制菜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标准背景
近年来,我国海鲜预制菜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食品安全隐患以及感官评价标准不一,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制定《海鲜预制菜感官通用要求》标准显得尤为迫切。
适用范围
本标准旨在规范海鲜预制菜感官评价的通用要求,适用于各类海鲜预制菜产品,包括海鲜熟食、海鲜半成品以及海鲜冷冻食品等。
感官评价方法
本标准明确了感官评价的基本原则、评价人员要求、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评价人员需具备一定的食品感官评价知识和经验,评价过程应遵循客观、公正、真实的原则。
感官评价指标
本标准规定了海鲜预制菜的感官评价指标,涵盖外观、色泽、气味、口感、滋味、质地等方面,具体要求如下:
- 外观:产品应保持正常的形状、色泽和结构,无异常物质附着。
- 色泽:产品色泽应与正常海鲜相似,无异常颜色变化。
- 气味:产品应具有正常的海鲜气味,无异味、臭味等。
- 口感:产品应具有正常的海鲜口感,无异味、涩味、苦味等。
- 滋味:产品应具有正常的海鲜滋味,无异味、苦味、咸味过重等。
- 质地:产品质地应与正常海鲜相似,无异常质地变化。
感官评价结果判定
根据感官评价指标,对海鲜预制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不合格产品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标准实施与监管
- 生产企业:应按照本标准组织生产,确保产品质量。
- 销售企业:应加强对海鲜预制菜产品的质量监管,严禁销售不合格产品。
- 食品部门:应加强对海鲜预制菜行业的监管,确保标准得到有效实施。
标准意义
DB2102/T 0112-2024《海鲜预制菜感官通用要求》标准的发布实施,对推动海鲜预制菜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 规范行业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
- 促进企业间公平竞争,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 推动产业升级,助力我国食品产业迈向中高端。
本标准的实施将为我国海鲜预制菜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助力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