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2117-2023深度解读,木生食用菌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推动产业迈向健康未来
《DB35/T 2117-2023》解读,该规程针对木生食用菌病虫害防控,提出系统技术措施,保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高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风险。
随着我国木生食用菌产业的迅猛发展,病虫害问题逐渐成为制约产业健康成长的瓶颈,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木生食用菌的产量与品质,也给种植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有效应对这一挑战,我国最新发布了DB35/T 2117-2023《木生食用菌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读,旨在为木生食用菌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规程背景
木生食用菌,以木材为生长基质,富含营养,口感鲜美,易于栽培,在我国食用菌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木生食用菌在生长过程中极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导致产量和品质大幅下降,给种植户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为解决这一难题,我国制定了DB35/T 2117-2023《木生食用菌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旨在规范木生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控技术,提升产业效益。
防控原则
DB35/T 2117-2023明确了木生食用菌病虫害防控应遵循以下原则:
-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运用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方法,将病虫害控制在较低水平。
- 因地制宜,科学用药: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和气候条件,科学选择防治方法,合理使用农药。
- 安全、环保、高效:确保防治措施对健康、生态环境和食用菌品质无负面影响。
防控方法
- 农业防治:优化栽培环境,提高栽培技术,如合理选用菌种、调整栽培密度、控制湿度等,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
-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病原微生物等生物资源,降低病虫害数量。
- 物理防治:利用光、热、声等物理因素,抑制病虫害的生长发育。
- 化学防治:在病虫害发生严重时,合理使用农药,降低病虫害对木生食用菌的影响。
防控措施
- 病虫害监测:建立病虫害监测体系,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为防控提供依据。
- 病虫害预警:根据监测数据,发布病虫害预警,指导种植户采取相应措施。
- 病虫害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和防治原则,采取防控措施,降低病虫害对木生食用菌的影响。
规程实施与效果
DB35/T 2117-2023《木生食用菌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自发布以来,在我国木生食用菌产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实践证明,该规程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 病虫害发生得到有效控制,木生食用菌产量和品质得到提高。
- 农药使用量减少,降低了农药残留,保障了食用菌的安全。
-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有利于木生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DB35/T 2117-2023《木生食用菌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为我国木生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继续推广应用该规程,为我国木生食用菌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