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红茶以DB53/T 856-2023标准引领地理标志产品发展新篇章

团体标准 601
昌宁红茶以DB53/T 856-2023标准为指引,深耕地理标志产品领域,品质与品牌价值不断提升,迈向行业新高度。

随着我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的持续推进,众多优质农产品凭借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和品质优势,纷纷跻身乃至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的地理标志产品——昌宁红茶,近年来在国内外市场上表现卓越,这不仅归功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茶文化资源,更得益于DB53/T 856-2023这一地方标准的实施,为昌宁红茶的品质提升和市场拓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昌宁红茶以DB53/T 856-2023标准引领地理标志产品发展新篇章,昌宁红茶以DB53/T 856-2023标准引领地理标志产品发展新篇章,2,创新,2023,第1张

昌宁红茶的地理标志产品背景

昌宁红茶,又称昌宁滇红,源自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是一种带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高品质红茶,昌宁地处滇西高原,海拔较高,气候宜人,雨量充沛,土壤肥沃,为茶叶生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昌宁红茶历史悠久,早在清朝时期便享有盛誉,成为云南省红茶的杰出代表之一。

2013年,昌宁红茶荣获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标志着昌宁红茶正式进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体系,这一荣誉的获得,不仅提升了昌宁红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更为昌宁红茶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DB53/T 856-2023标准助力昌宁红茶品质提升

为推动昌宁红茶品质的持续提升,确保其地理标志产品的独特性和优质性,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质量技术局牵头制定了DB53/T 856-2023《地理标志产品 昌宁红茶》标准,该标准于2023年正式实施,对昌宁红茶的原料、加工、包装、标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范。

  1. 原料要求:昌宁红茶的原料必须选用昌宁县境内特定区域内的茶树品种,要求茶叶鲜叶色泽鲜绿、香气浓郁、滋味鲜爽。
  2. 加工工艺:昌宁红茶的加工工艺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包括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环节,确保茶叶的品质。
  3. 包装标识:昌宁红茶的包装应符合国家标准,包装标识应清晰、规范,明确标注地理标志产品标识、产品名称、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
  4. 质量控制:昌宁红茶的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对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产品质量。

昌宁红茶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

在DB53/T 856-2023标准的引领下,昌宁红茶品质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以下为昌宁红茶在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方面的亮点:

  1. 拓展国内外市场:昌宁红茶通过参加国内外茶叶展会、举办品鉴活动等方式,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
  2. 加强品牌建设:昌宁红茶生产企业注重品牌建设,以“昌宁红茶”为核心,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地域特色的茶叶品牌,如“昌宁滇红”、“昌宁古树茶”等。
  3. 创新营销模式:昌宁红茶企业积极探索商务、社交媒体等新型营销模式,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市场份额。
  4. 深化产业链:昌宁红茶产业链不断延伸,从种植、加工、包装到销售,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提高了产业附加值。

在DB53/T 856-2023标准的引领下,昌宁红茶品质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昌宁红茶将继续秉承“绿色、生态、健康”的发展理念,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为契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我国红茶产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标签: 2创新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