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DB12/T 3039标准解读,农产品批发市场食用农产品入场查验新规范
DB12/T 3039-2023是关于农产品批发市场食用农产品入场查验的新标准,该标准详细规范了农产品入场查验的技术流程,确保食品安全,提高市场管理水平。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在确保食品安全、推动农产品流通方面扮演着愈发关键的角色,为了进一步规范农产品批发市场对食用农产品的入场查验工作,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2023年正式发布了《农产品批发市场食用农产品入场查验技术规范》(DB12/T 3039-2023)这一新标准,本文将对此标准进行深入解读,旨在帮助相关企业和从业人员更好地理解与执行。
标准背景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尤其是农产品质量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为了从源头上确保食品安全,国家及地方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对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进行了严格规范。《农产品批发市场食用农产品入场查验技术规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农产品批发市场食用农产品入场查验的技术要求、工作程序等内容,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农产品批发市场。
入场查验技术要求
- 查验人员要求:查验人员需具备食品安全知识、农产品质量检验技能和职业道德,并持有相关资格证书。
- 入场材料:包括农产品产地证明、检验检疫证明、农药残留检测报告、生产记录等。
查验方式
查验人员应采取查验、抽样检测、化学检测等方式,确保查验工作全面、准确。
工作程序
- 入场登记:农产品批发市场应建立入场登记制度,对入场食用农产品进行登记,包括品种、产地、数量、销售商等信息。
- 查验:查验人员根据查验内容,对入场食用农产品进行查验,对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应立即予以退回或处理。
- 记录:查验人员应将查验结果进行记录,包括查验时间、查验人员、查验内容、查验结果等。
监督与检查
- 内部:农产品批发市场应定期开展内部自查,确保入场查验工作规范、有序。
- 外部: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监督检查,对不符合标准的行为进行查处。
标准实施意义
- 提高食品安全水平:通过严格执行入场查验技术规范,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农产品流入市场,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 促进农产品流通:规范入场查验工作,有助于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降低市场成本。
- 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入场查验管理,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
- 推动行业自律: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强行业自律,共同保障食品安全。
《农产品批发市场食用农产品入场查验技术规范》的发布实施,对于提高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各相关企业和从业人员应认真学习、严格执行该标准,共同为保障食品安全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