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指南DB3708/T 46.2-2023深度剖析
《DB3708/T 46.2-2023》为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指南,旨在强化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指南详细阐述了企业应如何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包括人员培训、原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检验、风险防控等方面,确保食品安全。
随着我国食品产业的迅猛发展,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更有效地引导食品生产企业承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我国在2023年正式发布了《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指南 第2部分:食品生产企业》(DB3708/T 46.2-2023),本文将深入剖析该指南,旨在帮助食品生产企业深入理解和有效执行。
《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指南 第2部分:食品生产企业》是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明确食品生产企业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核心责任,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指南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从事食品生产的企业,涵盖食品加工、食品添加剂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生产等多个领域。
主体责任概述
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明确食品安全责任,确保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 组织机构与职责:食品生产企业需设立专门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确保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高效有序。
- 人员培训:企业应对员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增强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
- 原辅材料采购与验收:企业应建立严格的原辅材料采购制度,确保原辅材料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 生产过程控制:企业应制定完善的生产过程控制措施,确保生产过程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 产品检验与检验报告:企业应建立产品检验制度,确保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及时出具检验报告。
- 不合格产品处理:企业应制定不合格产品处理制度,确保不合格产品得到妥善处理。
- 食品安全事故处理:企业应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理制度,确保事故得到及时、妥善处理。
食品安全责任追究
食品生产企业若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造成食品安全事故,将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指南实施与监督
实施主体
食品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本指南要求,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切实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监管部门
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确保本指南得到有效实施。
社会监督
鼓励社会各界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监督,共同维护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指南 第2部分:食品生产企业》的发布,为食品生产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提供了明确指导,食品生产企业应认真贯彻落实本指南,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
食品安全事关国计民生,食品生产企业作为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应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为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贡献力量,社会各界也应共同关注食品安全,共同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