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5886-2024规程解读,板栗黄化皱缩病防控技术助力产业可持续发展
《DB13/T 5886-2024》解读了板栗黄化皱缩病防控技术规程,旨在提供科学防控措施,保障板栗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规程从病原识别、防治方法等方面详细阐述,为我国板栗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随着我国板栗产业的迅猛发展,板栗黄化皱缩病作为一种严重威胁板栗产量与品质的病害,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为了有效防控板栗黄化皱缩病,提升板栗产量与品质,保障我国板栗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我国正式颁布了DB13/T 5886-2024《板栗黄化皱缩病防控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读,旨在为我国板栗种植者提供有益的指导。
DB13/T 5886-2024《板栗黄化皱缩病防控技术规程》是由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省级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板栗黄化皱缩病的防控技术,提升板栗产业的综合效益,该规程适用于我国各板栗产区,涵盖了板栗种植、管理、收获等各个环节。
规程主要内容
规程首先对板栗黄化皱缩病的病原、症状、传播途径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使种植者能够准确识别病害,为后续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防控原则
规程提出了板栗黄化皱缩病防控的原则,包括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因地制宜、经济有效等,强调在防控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手段,实现病害的有效控制。
防控措施
-
农业防治:规程强调加强板栗园的田间管理,包括合理施肥、灌溉、修剪等,以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要及时清除病株、病叶,减少病原传播。
-
生物防治:规程推荐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等生物防治方法,降低病害发生,如利用捕食螨、载体等生物制剂,抑制病原菌生长。
-
物理防治:规程建议采用物理方法,如使用黄板、诱虫灯等,诱杀病原昆虫,减少病害传播。
-
化学防治:规程规定,在必要时,可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但需注意,合理选择农药种类,严格控制使用剂量,避免产生药害和环境污染。
防控效果评价
规程对板栗黄化皱缩病的防控效果进行了评价,包括病情指数、产量、品质等方面,要求种植者根据实际情况,评估防控效果,为后续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规程实施与推广
DB13/T 5886-2024《板栗黄化皱缩病防控技术规程》的实施与推广,对我国板栗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关部门应加强宣传培训,提高种植者对规程的认识和应用能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板栗黄化皱缩病防控技术研究,为我国板栗产业提供有力保障。
遵循DB13/T 5886-2024《板栗黄化皱缩病防控技术规程》,加强防控措施,我们有信心降低板栗黄化皱缩病的发生,提高板栗产量与品质,助力我国板栗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