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DB13/T 5888标准解析,小麦茎基腐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团体标准 601
《DB13/T 5888-2024标准解读》针对小麦茎基腐病,提出在保护性耕作条件下,采用绿色防控技术规程,以实现高效、环保的病害管理,规程涵盖病害监测、生态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多方面措施,旨在降低化学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绿色防控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与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近年来,小麦茎基腐病的频繁发生与扩散,对小麦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有效遏制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我国制定了《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小麦茎基腐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DB13/T 5888-2024),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详细解读,旨在为小麦种植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2024版DB13/T 5888标准解析,小麦茎基腐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2024版DB13/T 5888标准解析,小麦茎基腐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2,标准解读,技术规程,第1张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小麦茎基腐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DB13/T 5888-2024)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小麦茎基腐病绿色防控的技术规范,该规程的制定,旨在综合运用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对小麦茎基腐病的有效控制,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从而提升小麦的产量与品质。

规程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我国小麦主产区,尤其针对在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工作。

防控原则

  1.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在小麦生产全过程中,应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运用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手段,对小麦茎基腐病进行有效控制。
  2. 安全、高效、环保:在防治过程中,确保农药使用安全,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农药残留,保护生态环境。

防控措施

  1. 农业防治

    • 合理轮作:实施小麦与其他作物的轮作,减少病原菌的积累。
    • 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降低发病风险。
    •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提升土壤肥力,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2. 生物防治

    • 利用天敌:保护和利用捕食螨、蜂等天敌,减少病原菌数量。
    • 微生物制剂:使用生物菌剂、菌肥等微生物制剂,抑制病原菌生长。
  3. 物理防治

    • 药剂处理:采用药剂浸种、温汤浸种等方法,消灭病原菌。
    • 土壤处理:运用能量、生物酶等物理方法,降低土壤中病原菌的数量。
  4. 化学防治

    • 选用高效低毒农药:根据病情和防治指标,选择高效低毒的农药,降低农药残留。
    • 科学用药: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科学用药,避免盲目使用。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小麦茎基腐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的实施,为我国小麦茎基腐病的绿色防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遵循规程中的各项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与蔓延,提升小麦的产量与品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规程的实施也有助于减少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