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发展新助力,DB34/T 4654-2023茶园病虫害防控减药技术规程解读
《DB34/T 4654-2023》实施解读,强调茶园病虫害和草害的化学农药减施技术,旨在推动绿色生态发展,提升茶园可持续管理,规程提出具体减施策略,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随着我国茶叶产业的蓬勃兴起,茶园面积持续扩大,然而茶园病虫害与杂草问题也日益凸显,为了确保茶叶品质,提升茶园生态环境质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正式发布了DB34/T 4654-2023《茶园病虫草害防控化学农药减施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旨在为茶叶生产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DB34/T 4654-2023《茶园病虫草害防控化学农药减施技术规程》自2023年起正式实施,其核心目标是规范茶园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农药残留,提升茶叶品质,保护生态环境,规程详细阐述了茶园病虫害防控的目标、原则、技术措施以及监测与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规程主要内容
目标
- 降低茶园化学农药使用量,实现农药减施。
- 减少农药残留,提升茶叶品质。
- 保护生态环境,降低农药对土壤、水源、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原则
-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 科学用药,合理施药。
- 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提升防控效果。
技术措施
- 病虫害监测与预报:建立完善的茶园病虫害监测体系,定期进行病虫害调查,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等生物资源,降低病虫害发生。
- 物理防治:利用光、热、声、色等物理因素,抑制病虫害的生长发育。
- 农业防治:调整耕作制度,合理轮作,增强茶园的抗病虫害能力。
- 化学防治:严格按照规程要求,合理选择农药品种,科学用药,减少农药残留。
监测与评价
- 病虫害监测:定期进行病虫害监测,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
- 农药残留监测:对茶叶、土壤、水源等进行农药残留监测,确保茶叶品质。
- 生态环境监测:监测茶园生态环境质量,评估农药使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实施意义
- 提升茶叶品质:通过规范化学农药使用,减少农药残留,提升茶叶品质。
- 保障消费者健康:降低农药残留,保障消费者健康。
- 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农药使用,降低农药对土壤、水源、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提升茶园病虫害防控效果,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DB34/T 4654-2023《茶园病虫草害防控化学农药减施技术规程》的实施,对于提高茶叶品质、保障消费者健康、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茶叶生产者应认真学习并遵守该规程,为我国茶叶产业的绿色生态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