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DB23/T 3460节水栽培技术规程,寒地水稻节水新篇章

团体标准 603
《DB23/T 3460-2023》规程详细阐述了寒地水稻节水栽培技术,旨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规程从选种、播种、灌溉、施肥等方面给出具体指导,旨在促进寒地水稻产业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水资源日益紧张的大背景下,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节水农业作为应对这一挑战的重要策略,正逐渐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方向,特别是水稻,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寒地地区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为了提高寒地水稻的产量,降低水资源消耗,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精心制定了DB23/T 3460-2023《寒地水稻节水栽培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详细解读,以期为我国寒地水稻节水栽培提供有益的参考。

2023版DB23/T 3460节水栽培技术规程,寒地水稻节水新篇章,2023版DB23/T 3460节水栽培技术规程,寒地水稻节水新篇章,2,技术规程,2023,第1张

DB23/T 3460-2023《寒地水稻节水栽培技术规程》是一项由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制定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寒地水稻节水栽培技术,提升水稻产量,减少水资源消耗,该规程适用于我国寒地水稻产区,涵盖了东北、内蒙古等地区。

节水栽培技术要点

选育节水品种

选育节水品种是节水栽培的基础,规程明确指出,应选择根系发达、抗逆性强、生育期适中、产量稳定的节水品种。

适时播种

适时播种是提高水稻产量的关键,规程建议,寒地水稻播种时间应在当地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以上时进行。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降低水资源消耗,规程规定,寒地水稻每亩播种量应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进行调整,一般控制在30万~40万穴。

优化灌溉制度

优化灌溉制度是节水栽培的核心,规程提出了以下灌溉制度:

  • 播种前灌水:进行一次浅水灌溉,以利于发芽。
  • 返青期灌水:保持田间湿润,促进水稻生长。
  • 分蘖期灌水:保持田间湿润,促进分蘖。
  • 拔节期灌水:保持田间湿润,促进植株生长。
  • 抽穗期灌水:保持田间湿润,提高结实率。
  • 成熟期停水:有利于水稻籽粒饱满。

科学施肥

科学施肥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手段,规程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 底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氮肥。
  • 追肥:以氮肥为主,结合磷、钾肥。
  • 施肥时期:底肥在播种前施用,追肥在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进行。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确保水稻产量的关键,规程提出以下防治措施:

  •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
  •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防治病虫害。
  • 化学防治:合理使用农药,严格控制农药用量和施用次数。

DB23/T 3460-2023《寒地水稻节水栽培技术规程》为我国寒地水稻节水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实施节水栽培技术,可以提高水稻产量,降低水资源消耗,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各地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结合规程要求,积极开展节水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标签: 2技术规程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