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 2797-2023,鳖与翘嘴鲌池塘混养技术规程,开启高效养殖新时代

团体标准 601
《DB43/T 2797-2023 鳖与翘嘴鲌池塘混养技术规程》提出了一种高效养殖新思路,通过科学混养鳖与翘嘴鲌,优化池塘资源利用,提高养殖效益,规程详细介绍了混养技术要点,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蓬勃兴起,池塘养殖技术也在日新月异中不断精进,在众多养殖模式中,鳖与翘嘴鲌池塘混养技术因其高效益、环保性以及显著的经济效益,备受养殖户青睐,为此,我国正式发布了DB43/T 2797-2023《鳖与翘嘴鲌池塘混养技术规程》,为养殖户提供了科学、规范的养殖技术指导,助力养殖效益提升,推动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DB43/T 2797-2023,鳖与翘嘴鲌池塘混养技术规程,开启高效养殖新时代,DB43/T 2797-2023,鳖与翘嘴鲌池塘混养技术规程,开启高效养殖新时代,2,技术规程,2023,第1张

该规程对鳖与翘嘴鲌池塘混养的技术要求、养殖环境、苗种选择、放养密度、饲养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下将对该规程的主要内容进行深入解读。

技术要求

  1. 池塘条件:池塘需满足良好的水质、水温、溶氧等条件,适宜鳖和翘嘴鲌生长,池塘面积一般控制在1-5亩,水深在1.5-2.5米之间。

  2. 水质要求:pH值保持在6.5-8.5,溶解氧含量为5-8mg/L,氨氮浓度在0.2-0.5mg/L,亚盐氮浓度在0.1-0.2mg/L。

养殖环境

  1. 池塘清淤:每年春季进行池塘清淤,清除淤泥中的有害物质,改善底质。

  2. 水草种植:种植水草,增加池塘生物多样性,提高水质。

  3. 增氧设施:安装增氧机,确保池塘溶氧充足。

苗种选择

  1. :选择健康、无病、活力强的鳖苗,规格一般在100-150克/只。

  2. 翘嘴鲌:选择健康、无病、活力强的鲌苗,规格一般在10-20克/尾。

放养密度

  1. :放养密度为200-300只/亩。

  2. 翘嘴鲌:放养密度为500-800尾/亩。

饲养管理

  1. 饲料:根据鳖和翘嘴鲌的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饲料,确保营养均衡。

  2. 投喂:每天投喂2-3次,投喂量以1小时内吃完为宜。

  3. 水质管理:定期检测水质,根据水质变化调整养殖策略。

病害防治

  1. 预防为主:加强苗种检疫,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2. 治疗措施:发现病害,及时隔离治疗,避免病害扩散。

DB43/T 2797-2023《鳖与翘嘴鲌池塘混养技术规程》为养殖户提供了科学、规范的养殖技术指导,有助于提高养殖效益,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养殖户在实施规程时,应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确保养殖成功。

鳖与翘嘴鲌池塘混养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新亮点,通过遵循DB43/T 2797-2023规程,养殖户可提高养殖效益,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2技术规程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