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区中蜂成熟蜜生产技术规范解析与应用指南
《山区中蜂成熟蜜生产技术规范DB5115/T 135-2024》详细规定了山区中蜂成熟蜜的生产技术,包括蜂群管理、蜜源选择、蜜蜜采集、蜜蜜加工等环节,本规范旨在提高中蜂成熟蜜的品质,促进山区中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蜜蜂养殖产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中蜂,这一我国独有的蜜蜂品种,凭借其卓越的适应性、强大的抗病力和上乘的蜜质,深受广大养殖户的青睐,为了更好地规范山区中蜂成熟蜜的生产技术,提升蜜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我国正式颁布了《山区中蜂成熟蜜生产技术规范》(DB5115/T 135-2024),本文将深入解析该规范,并探讨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山区中蜂成熟蜜生产技术规范》概述
《山区中蜂成熟蜜生产技术规范》(DB5115/T 135-2024)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山区中蜂成熟蜜生产的行业标准,该规范详细规定了山区中蜂成熟蜜的生产流程、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和管理措施,旨在全面提升中蜂成熟蜜的生产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规范的主要内容
生产流程
DB5115/T 135-2024规范对山区中蜂成熟蜜的生产流程进行了全面规定,具体包括:
- 蜂群选择:挑选适应性强、繁殖力高、抗病力好的中蜂品种。
- 蜂场建设:在适宜的山区环境中,建造符合规范要求的蜂场。
- 蜂群管理:科学饲养,合理调整蜂群结构,确保蜂群健康。
- 蜜源选择:选取丰富、优质、无毒的蜜源植物。
- 成熟蜜采集:在蜜蜂采集到成熟蜜后,及时进行采集。
- 蜂蜜加工: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蜂蜜加工,确保蜂蜜品质。
技术要求
规范对山区中蜂成熟蜜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涵盖:
- 蜂群饲养密度:根据蜂场规模和蜜源情况,合理调整蜂群饲养密度。
- 蜂群管理:定期检查蜂群,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
- 蜜源管理:加强蜜源植物的保护,确保蜜源质量。
- 蜂蜜加工:采用符合卫生要求的设备,严格控制加工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条件。
质量标准
规范对山区中蜂成熟蜜的质量标准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
- 感官指标:色泽、香气、口感等符合国家标准。
- 理化指标:水分、总糖、还原糖、酸度等符合国家标准。
- 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符合国家标准。
管理措施
规范对山区中蜂成熟蜜生产过程中的管理措施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
- 生产记录:详细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确保产品质量可追溯。
- 质量检验:对生产出的蜂蜜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 市场准入: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制度,禁止不合格蜂蜜流入市场。
规范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提高生产效率
DB5115/T 135-2024规范对山区中蜂成熟蜜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提升产品质量
规范明确了山区中蜂成熟蜜的质量标准,有助于养殖户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保障消费者权益
严格执行规范,确保中蜂成熟蜜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符合国家标准,保障消费者权益。
推动产业发展
DB5115/T 135-2024规范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推动我国山区中蜂成熟蜜产业的健康发展。
《山区中蜂成熟蜜生产技术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我国山区中蜂成熟蜜的生产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养殖户和相关部门应认真学习和贯彻该规范,共同推动我国中蜂养殖产业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