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0/T 1410-2023羊肚菌干制技术规范解析,标准化推动羊肚菌产业升级

团体标准 601
《DB50/T 1410-2023羊肚菌干制技术规范》解读强调标准化对羊肚菌产业的重要性,旨在通过规范干制技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能力。

随着我国羊肚菌产业的迅猛发展,羊肚菌干制品凭借其便于储存、携带和食用的优势,市场需求持续攀升,为了规范羊肚菌干制技术,提升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我国于2023年正式颁布了《羊肚菌干制技术规范》(DB50/T 1410-2023),本文旨在对这一规范进行深入解读,为广大羊肚菌产业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DB50/T 1410-2023羊肚菌干制技术规范解析,标准化推动羊肚菌产业升级,DB50/T 1410-2023羊肚菌干制技术规范解析,标准化推动羊肚菌产业升级,2,2023,技术规范,第1张

《羊肚菌干制技术规范》(DB50/T 1410-2023)是我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区域性标准,适用于羊肚菌干制生产的各个环节,包括生产、加工、检验和销售,该规范对羊肚菌干制的基本要求、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包装、标识、运输和储存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基本要求

  1. 羊肚菌原料:选用新鲜、成熟、无病虫害、无污染的羊肚菌,确保原料品质。
  2. 加工场所:确保加工场所具备良好的卫生条件,防止污染。
  3. 设备: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定的干制设备,确保生产效率和质量。
  4. 操作人员: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熟练掌握羊肚菌干制技术。

工艺流程

  1. 预处理:清洗新鲜羊肚菌,去除杂质和腐烂部分。
  2. 切片:根据产品规格要求,将羊肚菌切片。
  3. 浸泡:将切片羊肚菌浸泡于水中,去除部分水分。
  4. 烘干:控制温度和时间,将浸泡后的羊肚菌切片进行烘干。
  5. 包装:将烘干后的羊肚菌干制品进行包装,确保产品安全。
  6. 检验:对羊肚菌干制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质量控制

  1. 感官指标:羊肚菌干制品应具有羊肚菌特有的色泽、气味和口感。
  2. 理化指标:水分含量控制在12%以下,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0%。
  3. 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微生物指标应符合国家标准。

包装、标识、运输和储存

  1. 包装:采用食品级包装材料,确保产品安全。
  2. 标识:包装上标注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许可证号等信息。
  3. 运输:保持产品干燥、通风,防止污染。
  4. 储存: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光直射。

《羊肚菌干制技术规范》(DB50/T 1410-2023)的实施,为羊肚菌干制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通过规范羊肚菌干制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有助于推动羊肚菌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消费者提供质量保障,提升羊肚菌干制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羊肚菌产业从业者应积极学习和应用《羊肚菌干制技术规范》,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为我国羊肚菌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相信在规范技术的引领下,我国羊肚菌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注:本文共计1412字)

标签: 22023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