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红点鲑人工养殖新规范DB12/T 1193-2023解读,行业变革新纪元

团体标准 601
《DB12/T 1193-2023》解读:该规范引领北极红点鲑人工养殖技术发展,标志着我国北极红点鲑养殖技术迈上新台阶,为行业发展开启新篇章。

随着全球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北极红点鲑(Salvelinus alpinus)作为一种珍稀的冷水鱼类,其人工养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为了规范北极红点鲑的人工养殖流程,提升养殖效率与品质,我国最新发布了DB12/T 1193-2023《北极红点鲑人工养殖技术规范》,本文将对该规范进行深入解读,旨在为我国北极红点鲑养殖行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北极红点鲑人工养殖新规范DB12/T 1193-2023解读,行业变革新纪元,北极红点鲑人工养殖新规范DB12/T 1193-2023解读,行业变革新纪元,2,现代化,2023,第1张

规范背景

北极红点鲑,以其鲜美的肉质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在我国东北地区、俄罗斯远东地区以及北欧等地广受欢迎,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逐年攀升,野生资源逐渐受限,人工养殖成为满足市场供应的关键途径,为保障养殖质量,我国制定了DB12/T 1193-2023《北极红点鲑人工养殖技术规范》。

养殖场选址与建设

规范强调,养殖场选址需考虑水质、交通便利性、供电稳定性以及无污染源等因素,建设过程中,应遵循生态环保、节能减排的原则,合理规划养殖区、繁殖区、饲料加工区、病媒生物防控区等功能区域。

种苗繁育

规范对种苗繁育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包括亲本选择、繁殖季节、繁殖方式、孵化条件等,要求亲本应具备健壮的体型、快速的生长速度和强大的抗病力;繁殖季节应选择适宜月份;繁殖方式可采用自然繁殖或人工繁殖;孵化条件需满足水温、溶解氧、pH值等要求。

饲料与投喂

规范对饲料质量、营养成分、投喂方式等进行了详细规定,要求饲料选用优质原料,符合国家饲料质量标准;营养成分需满足北极红点鲑的生长需求;投喂方式应根据鱼体生长阶段、水温、水质等因素进行调整,确保饲料利用率。

养殖管理

规范对养殖过程中的水质管理、病害防控、日常巡检等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定期检测水质,确保溶解氧、pH值、氨氮等指标在适宜范围内;病害防控应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加强养殖场生物安全管理和病媒生物防控;日常巡检应全面了解养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产品质量与安全

规范对北极红点鲑产品质量与安全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养殖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加强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确保消费者食用安全。

规范实施与意义

DB12/T 1193-2023《北极红点鲑人工养殖技术规范》的实施,对我国北极红点鲑养殖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1. 提高养殖效率:规范养殖技术,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2. 保障产品质量:规范养殖过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满足消费者需求。
  3. 促进行业发展:推动北极红点鲑养殖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4. 保护生态环境:规范养殖行为,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DB12/T 1193-2023《北极红点鲑人工养殖技术规范》的颁布实施,为我国北极红点鲑养殖行业提供了有力保障,养殖企业应积极学习、遵守规范,提高自身养殖水平,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2现代化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