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 670-2010禽I型腺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技术操作规程解析

团体标准 601
《DB45/T 670-2010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禽I型腺的技术操作规程详解》详细介绍了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禽I型腺病毒的方法,规程涵盖了试剂准备、样本处理、PCR反应步骤、结果判定等关键环节,为实验室开展禽I型腺病毒检测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操作指导。

随着我国禽类养殖业的迅猛发展,禽I型腺病毒(Avian Adenovirus Type I,简称AAV-1)的感染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家禽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有效遏制禽I型腺病毒的传播,保障我国养殖业持续繁荣,我国制定了DB45/T 670-2010《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禽I型腺的技术操作规程》,本文将详细解读该规程的技术操作步骤,旨在为从事相关工作的同仁提供有益参考。

DB45/T 670-2010禽I型腺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技术操作规程解析,DB45/T 670-2010禽I型腺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技术操作规程解析,2,试验方法,操作规程,第1张

DB45/T 670-2010《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禽I型腺的技术操作规程》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禽I型腺病毒检测的标准,该规程明确了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简称PCR)检测禽I型腺病毒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结果判定等,适用于各级兽医实验室、动物疫病防控机构和科研单位等。

技术操作规程

试剂与仪器

  1. 试剂:禽I型腺病毒PCR检测试剂盒、DNA提取试剂盒、PCR反应试剂、DNA标记物等。
  2. 仪器:PCR仪、离心机、恒温培养箱、显微镜、移液器等。

样本采集与处理

  1. 样本采集:采集疑似感染禽I型腺病毒的家禽组织、分泌物、排泄物等。
  2. 样本处理:按照DNA提取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提取DNA。

PCR反应

  1. 反应体系:按照禽I型腺病毒PCR检测试剂盒说明书配置PCR反应体系。
  2. 反应条件:95℃预变性5分钟,95℃变性30秒,55℃退火30秒,72℃延伸30秒,共进行35个循环。

结果判定

  1. 阴性判定:若PCR扩增产物与阴性对照一致,则判定为阴性。
  2. 阳性判定:若PCR扩增产物与阳性对照一致,则判定为阳性。

数据分析

  1. 结果记录:将实验结果详细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2.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对禽I型腺病毒感染情况进行深入分析。

注意事项

  1. 实验操作前,务必仔细阅读试剂说明书,了解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实验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减少人为误差。
  3. 定期对实验室设备和仪器进行校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 实验操作时,务必穿戴防护用品,防止感染。
  5. 严格执行生物安全规定,防止病原体扩散。

DB45/T 670-2010《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禽I型腺的技术操作规程》为禽I型腺病毒检测提供了科学、规范的实验方法,掌握该规程,有助于提高禽I型腺病毒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为我国禽类养殖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