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食品安全新规解读,DB3204/T 1067-2024法联动工作规范保障食品安全

团体标准 601
《DB3204/T 1067-2024》规范食品安全快法联动工作,强化食品安全监管,通过明确联动机制、信息共享、执法协作等,提升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能力,保障公众饮食安全。

随着我国食品产业的迅猛发展,食品安全问题愈发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为了强化食品安全管理,提升食品安全质量,我国在2024年正式颁布了《食品安全“快-法联动”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本文将围绕《规范》的出台背景、核心内容以及实施意义等方面进行深入解读,旨在为食品安全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2024年食品安全新规解读,DB3204/T 1067-2024法联动工作规范保障食品安全,2024年食品安全新规解读,DB3204/T 1067-2024法联动工作规范保障食品安全,2,食品安全,产业健康发展,第1张

《规范》的背景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诸如地沟油、瘦肉精等事件层出不穷,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鉴于此,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在此背景下,《食品安全“快-法联动”工作规范》应运而生。

《规范》的主要内容

总则

《规范》对食品安全“快-法联动”工作的定义、适用范围、工作原则等方面进行了明确,食品安全“快-法联动”工作是指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快速发现、快速处理、快速反应的食品安全管理模式。

工作流程

《规范》详细规定了食品安全“快-法联动”工作的具体流程,包括以下环节:

  1. 收集: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充分利用各类渠道,广泛收集食品安全相关信息,如投诉举报、媒体报道、市场监测等。
  2. 分析研判: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筛选、分析,评估食品安全风险等级。
  3. 预警发布:根据风险等级,及时发布食品安全预警,提醒相关企业和消费者注意。
  4. 应急处置:针对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启动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5. 责任追究:对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追究相关责任。

信息化建设

《规范》强调,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食品安全效能,具体包括:

  1.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互联互通。
  2. 推广应用食品安全信息化技术,提高工作效率。
  3. 加强食品安全数据统计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

《规范》的实施意义

提高食品安全效能

《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提高食品安全效能,实现食品安全风险的有效防控。

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通过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规范》的实施有助于规范食品产业生产经营行为,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食品安全“快-法联动”工作规范》的发布,标志着我国食品安全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规范》,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为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贡献力量,食品生产经营者也应自觉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共同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