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948.7-2001,马铃薯绿色种植标准化技术规程
《DB22/T 948.7-2001 无公害薯芋类(马铃薯)蔬菜生产技术规程》是绿色种植标准化指南,旨在规范马铃薯等薯芋类蔬菜的无公害生产,确保食品安全,提升农产品质量。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要求愈发严格,在此背景下,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成为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马铃薯作为薯芋类蔬菜中的佼佼者,其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对于提升马铃薯品质、确保其无公害性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将围绕《DB22/T 948.7-2001 无公害薯芋类(马铃薯)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展开,探讨其内容与实施要点。
《DB22/T 948.7-2001》是我国首个针对无公害薯芋类(马铃薯)蔬菜生产的技术规程,由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该规程旨在规范马铃薯的生产流程,确保产品符合无公害标准,提升马铃薯的品质与安全性。
规程主要内容
种植区域选择
根据规程要求,马铃薯种植区域应选择生态环境优越、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区,应避免在重茬地、污染地、盐碱地等不利于马铃薯生长的地块进行种植。
品种选择与处理
应选择抗病、抗逆性强、产量高的马铃薯品种,品种处理包括晒种、消毒、催芽等环节,以确保发芽率和植株健康。
土壤管理
土壤管理包括深耕、施肥、灌溉等,深耕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施肥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马铃薯生长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灌溉要适时适量,避免土壤积水。
栽植技术
栽植时间一般在春季,栽植密度应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确定,栽植过程中要注意栽植深度、角度和行距,以确保植株生长良好。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包括除草、追肥、病虫害防治等,除草要适时进行,避免影响马铃薯生长;追肥应根据植株生长状况和土壤肥力进行;病虫害防治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
收获与储存
收获时要注意选择晴天,避免在雨后收获,收获后要及时晾晒,降低水分含量,延长储存期,储存过程中要保持通风、干燥,防止霉变。
实施要点
加强宣传培训
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提高农民对无公害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建立健全质量检测体系
对马铃薯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检测,确保产品符合无公害标准。
强化监管力度
加大对马铃薯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确保无公害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得到有效执行。
推广先进技术
积极推广马铃薯生产中的先进技术,如节水灌溉、病虫害生物防治等,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
《DB22/T 948.7-2001 无公害薯芋类(马铃薯)蔬菜生产技术规程》为马铃薯生产提供了标准化、规范化的指导,通过严格执行该规程,可以有效提高马铃薯的品质和安全性,满足消费者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