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1975.7-2013 第7部分,吡唑醚菌酯在人参上的应用与使用规范解析
《DB22/T 1975.7-2013 第7部分》详细规定了吡唑醚菌酯在人参种植上的使用准则,旨在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确保人参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该准则明确了吡唑醚菌酯的适用剂量、施用时期、安全间隔期等重要信息,以保障人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人参,作为中国传统的珍稀药材,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和庞大的市场需求使得其种植备受关注,在人参的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问题一直是困扰种植者的难题,农药作为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手段,其合理使用对于保证人参的品质和产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深入探讨DB22/T 1975.7-2013农药在人参上的使用准则第7部分:吡唑醚菌酯在人参上的使用规范。
吡唑醚菌酯简介
吡唑醚菌酯,作为一种新型、高效、低毒、广谱性的杀菌剂,具备保护、治疗和铲除的多种作用,其作用原理在于抑制病菌细胞膜上甾醇的生物合成,从而破坏病菌细胞膜,导致病菌死亡,这种药剂对于人参以及其他多种作物都表现出显著的防治效果,因此在人参种植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DB22/T 1975.7-2013农药在人参上的使用准则第7部分内容
适用范围
本部分规范适用于人参种植过程中,用于防治叶斑病、疫病、霜霉病等病害。
使用方法
-
防治叶斑病:在病害初期,每亩使用吡唑醚菌酯50克,兑水30-50公斤,均匀喷雾,根据病情的发展,每隔7-10天进行一次喷施,连续进行2-3次。
-
防治疫病:在病害初期,每亩使用吡唑醚菌酯50克,兑水30-50公斤,均匀喷雾,根据病情的发展,每隔5-7天进行一次喷施,连续进行2-3次。
-
防治霜霉病:在病害初期,每亩使用吡唑醚菌酯50克,兑水30-50公斤,均匀喷雾,根据病情的发展,每隔7-10天进行一次喷施,连续进行2-3次。
使用注意事项
-
吡唑醚菌酯对鱼类和蜜蜂等有益生物具有毒害作用,使用时应避免农药污染水源和蜂源。
-
吡唑醚菌酯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性,使用时需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品。
-
吡唑醚菌酯与其他杀菌剂混用时,需先进行试验,确保不会产生药害。
-
吡唑醚菌酯在人参上的使用次数不宜过多,以免影响人参的品质。
-
喷施吡唑醚菌酯时,应注意喷洒均匀,避免漏喷或重喷。
DB22/T 1975.7-2013农药在人参上的使用准则第7部分为吡唑醚菌酯在人参上的使用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广大种植者在防治人参病虫害时,应严格遵守该准则,确保农药的合理使用,从而提高人参的品质和产量,关注农药使用过程中的环保和安全问题,为我国人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