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黄河流域玉米无底肥施肥技术规范解读与应用指南

团体标准 601
《黄河流域玉米无底肥施肥技术规范(DB15/T 3614-2024)》解读与应用,该规范旨在提高黄河流域玉米产量,减少化肥使用,推广无底肥施肥技术,本文解读了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适用范围、技术路线、施肥方法等,并分析了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农业施肥技术也在持续革新与优化,为了提升玉米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黄河流域的玉米种植开始大力推广“无底肥”施肥技术,新近发布的《黄河流域玉米“无底肥”施肥技术规范》(DB15/T 3614-2024)正式施行,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范,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大意义。

2024版黄河流域玉米无底肥施肥技术规范解读与应用指南,2024版黄河流域玉米无底肥施肥技术规范解读与应用指南,2,现代化,技术规范,第1张

《黄河流域玉米“无底肥”施肥技术规范》(DB15/T 3614-2024)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修订,旨在为黄河流域玉米生产提供科学、规范的施肥技术指导,该规范详细阐述了“无底肥”施肥技术的定义、适用范围、施肥原则、施肥方法、施肥量、施肥时期以及施肥效果评价等内容。

无底肥施肥技术的定义

“无底肥”施肥技术是指在玉米种植过程中,摒弃底肥的使用,仅通过追肥来满足玉米生长所需养分的一种施肥模式,这种施肥方式有助于减少化肥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减轻化肥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适用范围

《黄河流域玉米“无底肥”施肥技术规范》适用于黄河流域的玉米种植,涵盖河南、山东、河北、陕西等省份。

施肥原则

  1. 科学施肥:依据土壤养分状况、玉米品种、生长阶段等因素,科学确定施肥量。
  2. 适量施肥:遵循“宁少勿多”的原则,避免过量施肥造成的肥料浪费和环境污染。
  3. 适时施肥:根据玉米生长需求,选择合适的施肥时期。
  4. 多元化施肥:采用有机肥、生物肥、缓释肥等多种肥料,实现养分平衡。

施肥方法

  1. 处理:播种前,对玉米进行消毒、包衣等处理,以提高发芽率。
  2. 种肥同播:将肥料与种子一同播种,减少施肥环节,提高肥料利用率。
  3. 追肥:在玉米拔节期、抽雄期、灌浆期等关键时期,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玉米生长需求进行追肥。

施肥量

  1. 基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一般施用有机肥3000-5000公斤/亩。
  2. 追肥:拔节期施用尿素15-20公斤/亩,抽雄期施用尿素20-30公斤/亩,灌浆期施用尿素10-15公斤/亩。

施肥时期

  1. 拔节期:玉米拔节期是养分需求的关键时期,应适时追施尿素。
  2. 抽雄期:玉米抽雄期是养分需求的高峰期,应适量追施尿素。
  3. 灌浆期:玉米灌浆期是养分积累的关键时期,应适量追施尿素。

施肥效果评价

  1. 产量评价:通过对比施用“无底肥”和传统施肥方法的玉米产量,评价施肥效果。
  2. 肥料利用率评价:通过测定土壤养分变化,评价肥料利用率。
  3. 环境评价:通过监测土壤、水体等环境指标,评价施肥对环境的影响。

《黄河流域玉米“无底肥”施肥技术规范》(DB15/T 3614-2024)的发布,为黄河流域玉米生产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施肥技术指导,在实际应用中,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合理施肥,提高玉米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该规范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农民对无底肥施肥技术的认识和应用水平,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