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4/T 2009-2024,生鲜乳收集贮运技术规范——食品安全新标杆
《DB64/T 2009-2024 生鲜乳收集贮运技术规范》新标准出台,旨在提升生鲜乳收集、贮运过程中的食品安全保障,确保消费者健康,规范涵盖生鲜乳的采集、运输、储存等环节,强化了各个环节的操作规范和设备要求,为生鲜乳产业链提供有力支持。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乳制品在民众日常饮食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作为乳制品的核心原料,生鲜乳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为了规范生鲜乳的收集、运输过程,确保生鲜乳质量安全,我国于2009年正式发布了《DB64/T 2009-2024 生鲜乳收集贮运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本文将深入解析《规范》的内涵及其在维护食品安全方面的关键作用。
《规范》的背景与意义
《规范》的制定旨在对生鲜乳的收集、运输环节进行标准化管理,提升生鲜乳的质量安全水平,从而保障消费者的健康,随着我国乳制品产业的蓬勃发展,生鲜乳的生产、加工、销售环节日趋成熟,但同时也暴露出诸如生鲜乳质量安全问题、运输过程中污染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鲜乳质量安全,强化监管,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规范》的主要内容
生鲜乳的收集
《规范》对生鲜乳的收集环节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具体包括:
- 收集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确保生鲜乳收集过程的卫生与安全;
- 收集人员需接受专业培训,熟练掌握生鲜乳收集的技能及注意事项;
- 收集过程中要严格防止生鲜乳受到污染,确保其质量。
生鲜乳的贮运
《规范》对生鲜乳的贮运环节提出了以下要求:
- 贮运设施需符合国家标准,确保生鲜乳在贮运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条件适宜;
- 定期检测生鲜乳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贮运车辆应保持清洁,防止生鲜乳受到污染。
生鲜乳的检验
《规范》要求生鲜乳在贮运过程中进行定期检验,检验项目包括:
- 生鲜乳感官指标:色泽、气味、滋味等;
- 生鲜乳理化指标:蛋白质、脂肪、乳糖等;
- 生鲜乳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规范》的实施与监管
实施主体
《规范》的实施主体涵盖生鲜乳生产者、加工者、贮运者、销售者等,各实施主体需按照《规范》要求,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部门监管
各级食品安全部门应加强对生鲜乳收集、运输过程的监管,对违反《规范》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DB64/T 2009-2024 生鲜乳收集贮运技术规范》的发布实施,为我国生鲜乳质量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各相关企业应认真落实《规范》要求,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共同维护消费者健康权益,监管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确保《规范》得到有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