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4044-2024标准解读,水稻育秧播种供盘机作业技术规范

团体标准 601
《DB21/T 4044-2024标准》对水稻育秧播种供盘机作业技术规程进行深入解析,旨在规范水稻育秧播种供盘机操作流程,提高作业效率和秧苗质量,保障水稻生产安全,标准详细阐述了播种供盘机作业前的准备、播种供盘、秧苗管理等环节的技术要求,为水稻种植户提供科学指导。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水稻,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始终名列前茅,为了提升水稻种植的效率,减轻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辽宁省农业机械管理局编制了《水稻育秧播种供盘机作业技术规程》(DB21/T 4044-2024),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详细解读,旨在为水稻种植者提供实用的参考。

DB21/T 4044-2024标准解读,水稻育秧播种供盘机作业技术规范,DB21/T 4044-2024标准解读,水稻育秧播种供盘机作业技术规范,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水稻育秧播种供盘机作业技术规程》(DB21/T 4044-2024)的编制,旨在规范水稻育秧播种供盘机的作业技术,从而提升水稻种植效率,确保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双重保障,该规程适用于水稻育秧播种供盘机的整个作业流程,涵盖了作业准备、实施、结束以及作业质量评价等关键环节。

作业准备

  1. 供盘机检查:作业前需对供盘机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所有部件运行正常,无损坏,尤其是播种盘、供盘机构、传动系统等关键部件。
  2. 播种盘准备:根据水稻品种和播种需求,选择合适的播种盘,播种盘应保持平整,无裂纹,以确保播种均匀。
  3. 种子处理:在作业前,应对种子进行筛选、消毒和浸种等处理,以提高发芽率和秧苗成活率。
  4. 作业场地准备:选择一个平整、开阔的场地进行作业,确保供盘机能够正常运作。

作业实施

  1. 作业速度:根据水稻品种、播种量和土壤条件,合理调整供盘机的作业速度,通常作业速度为1.5-2.5米/秒。
  2. 播种深度:播种深度应根据水稻品种和土壤湿度进行调整,通常以2-3厘米为宜。
  3. 播种量:依据水稻品种、播种盘容量和土壤肥力,合理调整播种量,一般每盘播种量为30-50克。
  4. 作业行距:作业行距需根据水稻品种和种植方式确定,通常行距为30-40厘米。
  5. 作业质量:作业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播种均匀性、深度和行距等指标,确保作业质量。

作业结束

  1. 场地清理:作业结束后,及时清理作业场地,防止杂草滋生。
  2. 供盘机保养:对供盘机进行清洁、润滑和保养,确保下一次作业的顺利进行。
  3. 作业记录:详细记录作业过程,包括作业时间、面积、播种量、作业质量等,为后续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作业质量评价

  1. 播种均匀性:播种均匀性是评价作业质量的关键指标,可通过观察播种盘和田间情况来评估。
  2. 播种深度:播种深度应符合水稻生长需求,通常以2-3厘米为宜。
  3. 行距:行距应符合水稻种植方式,通常以30-40厘米为宜。
  4. 成秧率:成秧率是评价作业质量的重要指标,可通过观察田间秧苗生长情况和抽样检测来评估。

《水稻育秧播种供盘机作业技术规程》(DB21/T 4044-2024)为水稻种植者提供了科学的作业指导,有助于提升种植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广大种植者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规程,以实现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