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3/T 524-2024标准解读,冷链食品束消毒新规范推动食品安全升级

团体标准 601
新标准DB4403/T 524-2024《冷链食品束消毒技术规范》发布,引领食品安全新篇章,该标准规范了冷链食品束消毒技术,提升食品安全水平,保障消费者健康。

随着全球贸易的蓬勃发展,冷链食品在我国流通领域愈发活跃,为确保食品安全,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我国对冷链食品的检验检疫措施持续强化,为此,我国正式发布了DB4403/T 524-2024《冷链食品束消毒技术规范》,这一新标准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在冷链食品安全领域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本文将对此规范进行深入解读,旨在为相关企业和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

DB4403/T 524-2024标准解读,冷链食品束消毒新规范推动食品安全升级,DB4403/T 524-2024标准解读,冷链食品束消毒新规范推动食品安全升级,2,食品安全,技术规范,第1张

规范背景

在冷链食品的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病原微生物的污染风险较高,可能对消费者健康构成威胁,为有效防控疫情,保障食品安全,我国对冷链食品实施了严格的检验检疫措施,束消毒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环保、安全的消毒方法,在食品、药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DB4403/T 524-2024《冷链食品束消毒技术规范》的出台,旨在规范冷链食品束消毒技术,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肉类、水产品、乳制品、果蔬等冷链食品的束消毒。

消毒设备要求

  1. 束发生器:应满足GB/T 19454《束辐照装置》的要求,具备稳定的输出功率和束流。
  2. 加速器:应满足GB/T 19455《束加速器》的要求,具备稳定的加速电压和束流。
  3. 控制系统:应满足GB/T 19456《束辐照装置控制系统》的要求,具备实时监测、自动调节等功能。

消毒工艺要求

  1. 消毒参数:根据不同食品种类和微生物污染情况,确定合适的束剂量、照射时间和温度等参数。
  2. 消毒流程:包括预处理、辐照、后处理等环节,确保消毒效果。

消毒效果评价

  1. 微生物指标:对消毒后的食品进行微生物检测,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
  2. 感官指标:对消毒后的食品进行感官评价,确保其品质。

消毒记录与档案管理

  1. 消毒记录:包括消毒设备参数、消毒工艺参数、消毒效果评价等。
  2. 档案管理:建立消毒档案,确保完整、可追溯。

规范实施与监督

企业实施

冷链食品生产企业应按照本规范要求,建立健全束消毒管理制度,确保消毒效果。

部门监督

  1. 对冷链食品生产企业进行监督,确保其遵守本规范。
  2. 对消毒设备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
  3. 对消毒效果进行抽检,确保食品安全。

DB4403/T 524-2024《冷链食品束消毒技术规范》的颁布,为我国冷链食品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企业应积极落实规范要求,部门应加强监督力度,共同保障食品安全,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冷链食品安全水平将不断提升,为全球食品安全贡献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