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丹参病虫害防治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策略探讨

团体标准 601
《DB41/T 2692-2024 丹参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策略研究》一文深入解析了丹参病虫害防治的最新规程,探讨了其实际应用中的策略,旨在提高丹参种植的产量和质量,减少病虫害对丹参产业的影响。

随着丹参种植面积的持续扩大,丹参病虫害问题愈发凸显,严重威胁着丹参的产量与品质,为有效遏制丹参病虫害,确保丹参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我国正式颁布了《DB41/T 2692-2024 丹参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策略。

2024版丹参病虫害防治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策略探讨,2024版丹参病虫害防治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策略探讨,2,技术规程,第1张

《DB41/T 2692-2024 丹参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针对丹参病虫害防治的省级地方标准,该规程秉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详细阐述了丹参病虫害的监测、预测、防治措施等内容,旨在提升丹参病虫害防治效果,减少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规程主要内容

病虫害监测

(1)监测方法:采用田间调查、实验室检测等多种手段,对丹参病虫害的发生情况进行全面监测。

(2)监测指标:主要关注病虫害发生面积、发生程度、危害程度等关键指标。

病虫害预测

(1)预测方法:结合气象、病虫害发生规律等数据,结合历史发生情况,对丹参病虫害的发生趋势进行科学预测。

(2)预测指标:包括病虫害发生时间、发生地点、发生程度等关键因素。

病虫害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选择抗病、抗虫品种,合理轮作,清除田间杂草,降低病虫害发生基数。

(2)物理防治:利用黄板、诱虫灯等物理方法,诱杀病虫害。

(3)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防治手段,降低病虫害发生。

(4)化学防治:合理选用农药,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进行施用,降低农药残留。

规程应用策略

加强宣传培训

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提高种植户对丹参病虫害防治的认识,确保规程得到有效实施。

建立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丹参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提高病虫害防治的时效性。

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大力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农药残留。

强化农药监管

加强对农药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违法生产、销售、使用农药的行为,确保农药质量。

优化种植结构

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优化丹参种植结构,降低病虫害发生风险。

《DB41/T 2692-2024 丹参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为我国丹参病虫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提高丹参病虫害防治效果,保障丹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标签: 2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