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5977-2024 柴胡根腐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实施指南
《DB13/T 5977-2024 柴胡根腐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规范了柴胡根腐病抗性鉴定的方法与实施要点,旨在提高柴胡抗病性评价的准确性和效率,为柴胡种植提供技术支持。
柴胡(学名:Bupleurum chinense DC.)是我国传统医学中不可或缺的药用植物,其应用范围广泛,近年来,随着柴胡种植面积的持续扩大,柴胡根腐病的发生和蔓延对柴胡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有效防治柴胡根腐病,我国制定了《柴胡根腐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DB13/T 5977-2024),本文旨在对这一规程进行详细解读,为柴胡种植者提供参考。
《柴胡根腐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DB13/T 5977-2024)明确了柴胡根腐病抗性鉴定的方法、鉴定标准和数据处理方法,适用于柴胡根腐病抗性鉴定,旨在为柴胡品种选育和抗病栽培提供技术支持。
鉴定方法
田间自然鉴定
田间自然鉴定是指在柴胡生长过程中,通过观察植株表现,根据植株发病程度、症状、发病率等指标,对柴胡品种进行抗性鉴定。
人工接种鉴定
人工接种鉴定是在实验室条件下,将病原菌接种到柴胡植株上,观察植株发病情况,根据发病程度、症状、发病率等指标,对柴胡品种进行抗性鉴定。
- 接种方法:将病原菌制成悬浮液,用无菌水稀释至适宜浓度,用无菌针头挑取适量悬浮液,接种到柴胡植株的根茎部位。
- 接种时间:在柴胡生长季节,选择适宜的接种时间,一般为6-8月份。
- 接种后管理:接种后,保持田间湿润,避免植株过度干旱。
室内抗性鉴定
室内抗性鉴定是在实验室条件下,将病原菌接种到柴胡植株的根茎部位,观察植株发病情况,根据发病程度、症状、发病率等指标,对柴胡品种进行抗性鉴定。
鉴定标准
田间自然鉴定
-
抗病性:植株发病率低于10%为抗病,10%-30%为中抗,30%-50%为中感,50%以上为感病。
-
病情指数:根据植株发病程度,按照以下标准计算病情指数。
病情指数 = Σ(各级病叶数×各级代表值)/(调查总叶数×最高级代表值)
人工接种鉴定
-
抗病性:植株发病率低于10%为抗病,10%-30%为中抗,30%-50%为中感,50%以上为感病。
-
病情指数:根据植株发病程度,按照以下标准计算病情指数。
病情指数 = Σ(各级病叶数×各级代表值)/(调查总叶数×最高级代表值)
室内抗性鉴定
-
抗病性:植株发病率低于10%为抗病,10%-30%为中抗,30%-50%为中感,50%以上为感病。
-
病情指数:根据植株发病程度,按照以下标准计算病情指数。
病情指数 = Σ(各级病叶数×各级代表值)/(调查总叶数×最高级代表值)
数据处理方法
田间自然鉴定
- 计算各品种的平均发病率、病情指数。
- 根据平均发病率、病情指数,对品种进行抗性评价。
人工接种鉴定
- 计算各品种的平均发病率、病情指数。
- 根据平均发病率、病情指数,对品种进行抗性评价。
室内抗性鉴定
- 计算各品种的平均发病率、病情指数。
- 根据平均发病率、病情指数,对品种进行抗性评价。
《柴胡根腐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DB13/T 5977-2024)为柴胡种植者提供了规范、科学的抗性鉴定方法,通过该规程,可以有效地对柴胡品种进行抗性评价,为柴胡品种选育、抗病栽培提供技术支持,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