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DB23/T 3689标准解析,大豆覆秸抗倒伏栽培新规程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团体标准 601
《DB23/T 3689-2024》新标准解读,强调大豆覆秸抗倒伏栽培技术,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大豆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蛋白质供应来源,其产量与品质对国家粮食安全及人民健康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为了提升大豆产量,降低倒伏风险,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最新颁布了《大豆覆秸抗倒伏栽培技术规程》(DB23/T 3689-2024),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详细解读,旨在为大豆种植者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指导。

2024版DB23/T 3689标准解析,大豆覆秸抗倒伏栽培新规程推动农业绿色发展,2024版DB23/T 3689标准解析,大豆覆秸抗倒伏栽培新规程推动农业绿色发展,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大豆覆秸抗倒伏栽培技术规程》(DB23/T 3689-2024)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大豆覆秸抗倒伏栽培的技术规程,该规程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栽培手段,提升大豆产量,降低倒伏风险,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该规程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提出,辽宁省大豆产业技术体系起草,并于2024年正式实施。

规程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我国大豆主产区,包括东北、华北、黄淮海等地区的大豆覆秸抗倒伏栽培。

栽培技术

  1. 品种选择:选用抗倒伏、高产、优质的大豆品种,如辽豆系列、黑豆系列等。
  2. 整地施肥:种植前需深翻土地,确保土壤疏松,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肥合理搭配,施肥量根据土壤肥力和大豆品种确定。
  3. 播种期: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播种期,一般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
  4. 播种密度:根据大豆品种和土壤肥力,确定适宜的播种密度,一般每亩播种量1.5-2.0公斤。
  5. 覆秸技术:播种后,将秸秆均匀撒在播种行上,覆盖厚度约为10厘米,覆秸有助于提高土壤温度,促进大豆根系发育,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6. 田间管理:大豆生长期间,及时除草、灌溉、防治病虫害,关注大豆长势,适时追肥,确保大豆生长需求。
  7. 收获:大豆成熟后,及时收获,避免倒伏损失。

抗倒伏措施

  1. 选择抗倒伏品种:选用抗倒伏性强的品种,如辽豆系列、黑豆系列等。
  2. 合理密植: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避免过密或过稀。
  3.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除草、灌溉、防治病虫害,提高大豆抗倒伏能力。
  4. 施肥管理:合理施肥,避免过量施用氮肥,防止大豆倒伏。

规程实施意义

《大豆覆秸抗倒伏栽培技术规程》(DB23/T 3689-2024)的实施,对于提高大豆产量、降低倒伏风险、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规程的推广和应用,有助于提高大豆种植者的经济效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大豆覆秸抗倒伏栽培技术规程》为大豆种植者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指导,有助于提高大豆产量,降低倒伏风险,推动我国大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广大种植者应积极学习和应用该规程,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