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1543-2015 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猪技术规范解析与应用研究

团体标准 602
《DB35/T 1543-2015 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猪技术规范解读与应用探讨》一文,深入解读了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猪技术的规范,从技术原理、实施要点、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旨在为我国养猪业提供科学、高效的养殖技术指导。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养猪业作为这一领域的重要分支,其生产模式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在这其中,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猪技术作为一种创新环保型养猪模式,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将围绕《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猪技术规范》(DB35/T 1543-2015)展开,深入解读其内容,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显著优势。

DB35/T 1543-2015 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猪技术规范解析与应用研究,DB35/T 1543-2015 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猪技术规范解析与应用研究,2,技术规范,规范解读,第1张

《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猪技术规范》概述

《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猪技术规范》(DB35/T 1543-2015)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猪技术的行业标准,由湖南省畜牧兽医局提出,并于2015年正式发布实施,该规范的制定旨在规范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猪技术,提升养猪生产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猪技术规范》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猪的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等各个环节。

技术要求

  1. 发酵床材料:应选用透气性、保水性、缓冲性和生物降解性俱佳的材料,如锯末、稻壳、玉米芯等。
  2. 发酵床结构:发酵床应分为多层,底层为排水层,中层为发酵层,顶层为覆盖层。
  3. 发酵床管理:定期翻抛、补充发酵材料,确保发酵床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4. 猪舍设计:猪舍需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保温和防潮条件。
  5. 饲养管理:合理搭配饲料,控制饲养密度,加强疫病防控。

环境保护要求

  1. 减少有害气体排放:降低猪舍内氨气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2. 降低有机物污染:减少尿液等有机物对环境的污染。
  3. 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实现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猪技术的优势

  1. 环保:该技术能有效降低猪舍内有害气体排放,减少尿液等有机物对环境的污染。
  2. 节能:发酵床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可降低冬季供暖和夏季降温的能耗。
  3. 提高生产效率:发酵床可改善猪舍环境,提升猪只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
  4. 减少疫病发生:发酵床材料具有抗菌、抑菌作用,降低疫病发生风险。

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猪技术的挑战

  1. 技术推广难度:该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普及和推广面临一定挑战。
  2. 成本较高:发酵床材料、设备投入较大,初期投资成本较高。
  3. 技术要求严格:发酵床管理、猪舍设计等方面要求较高,对技术人员和管理水平有一定要求。
  4. 环保压力:发酵床处理后的废弃物仍需进一步处理,以实现资源化利用。

《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猪技术规范》为我国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猪技术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指导和规范要求,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充分发挥其优势,克服挑战,推动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猪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为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